美好时间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位于镇江博物馆北侧云台山北麓、西津渡古街五十三坡上。英国领事馆的建立要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七个在华英租界之一(另六个是上海英租界 [后并入上海公共租界] 、汉口英租界、天津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广州英租界厦门英租界),也是镇江惟一的租界。1858 年 6 月 26 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将镇江等辟为通商口岸,随后 1864 年英国殖民者在云台山建造领事馆及附属建筑,以控遏南京附近的长江天险。1888 年初,镇江洋捕殴毙国人,群众愤怒焚毁了领事馆及巡捕房,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赔偿了英国损失,于 1889 年重建,1890 年竣工,延续至今。
有唐太和三年己酉岁正月廿四日乙巳,于上元县禅众寺旧塔基下获舍利石函,以其年二月十五日乙丑,重瘗藏于丹徒县甘露寺东塔下。金棺一,银椁一,锦绣襆九重,皆余之施也。余长庆壬寅岁,穆宗皇帝擢自宪台,廉于泽国,星霜入稔,事三朝,永怀旧恩,没齿难报,创甘露宝刹重瘗舍利,所以资穆皇之冥福也。浙江西道观察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润州刺史御史大夫李德裕记。
曼陀罗经咒,宋,1976 年镇江市新火车站小太古山工地出土,出土时折叠装在一只小铜管内。此件中部为雕版印刷的梵文经咒,周边为手工绘佛像、法器。印本中央圆栏内正中刻彩色菩萨二,双手合掌,盘坐在莲台上,外刻一人跪于佛像前下方,栏外围刻梵文经咒十六周,内有中文 “范法素” 字样,可能为供养人。经咒外围有彩色佛像八尊,中间隔以彩色佛教供品图像。
看完了馆藏佛教文物精品陈列,出门左拐,是正儿八经英国领事馆的建筑群。正面一座二层楼,是领事办公楼旧址。
著名的美国传教士赛珍珠便是在镇江成长的美好时间。她基于镇江及中国经历的长篇小说《大地》三部曲获得了 1938 年诺贝尔文学奖。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租界也意识到中国革命已是不可挽回之势,故开始了和镇江华人政权的谈判。1927 年 3 月 24 日,镇江商会会长陆小波在多个进步团体支持下,率领镇江商团武装接管了镇江英租界(太牛掰了)。1929 年 11 月 11 日,英驻华公使兰普森照会中国政府,商定于 15 日将镇江英租界正式交还中国。15 日双方举行了正式移交仪式,结束了英殖民者在镇江六十九年的租界生涯。
监狱前的门廊向山下望去,便是从五十三坡爬上来去西津渡的人们,很有点护城墙的感觉。以前这里架上两杆枪,应该就能控制局势了。
绕过一幢仓库样巨大的建筑,山坡不让上了。这里,有一座小小的观景台。当年英人喝茶闲坐,应该是很惬意的所在。
作为闲杂人等从没愿意花钱进去玩过,只在西津渡来来回回走。你要看镇江的历史不该看领事馆。该看旁边拆的如同鬼城的巷道,我小时候还都全是人家。生产巷边,以前叫旅游中学,现在不知道叫什么学校,侧面还有清朝表彰烈女的碑文,文革损毁的一塌糊涂,现在依稀可见。筒子楼一砖一瓦没有不是真货。比起后修的古街,小街到山巷,再到宝塔路,那些没拆掉的才是真古街。
@狡猾的小猫咪受教了。可能因为我作为游客,时间也比较紧凑,一刷二刷也就先把名胜古迹看个遍,然后三刷四刷时也许去领略真正的市井生活。所以对当地风土人情领略得不地道。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