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罗汉院双塔

admin · 2022-12-26 19:36

苏州罗汉院双塔

  唐咸通二年(861 年)由盛楚创建佛寺于此,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王钱氏改为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 年)至雍熙中,判司王文罕兄弟捐资重修殿宇,并增建砖塔两座,千余年来仅多次修理塔刹相轮,结构式样保持不变。塔的外壁虽为八角形,但内部方室仍沿袭北魏以来旧制,为唐宋之间砖塔平面演变的实物例证。

  北宋至道二年(996 年),更名寿宁万岁禅院,又称双塔寺。几经兴废,清咸丰十年(1860 年)至同治二年(1863 年)又毁于(太平)战火,仅存双塔及正殿遗址至今。

  市集外有吴王桥,西拐定慧寺巷。沿河桥南为叶家弄,桥北为官太尉桥弄,桥东通钟楼新村,沿河南北均为望星桥北堍。桥建于南朝五代,五代后周广顺五年(952 年)重建。据宋《平江城坊考》载:“南朝王僧虔以书法名,五代吴仁壁以星历名。吴王两族尚矣,然未详所居何人。” 故名吴王桥,与春秋时的吴王无关。1980 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板梁单孔平桥。

  望见有苏 E 车辆驻车定慧寺巷中,下来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迅速进店,拿了些羊肉便上车而去。心忖这家 “兴奋羊肉老店” 必然是当地最好的羊肉店了。

  由于顾客太多,等了十多分钟才拿到羊糕。定慧寺巷中有很多小店,很显然就近找一家当地有名的苏面店就着苏州红汤面品尝羊糕肉是当下这个阴沉的周六中午必须做的事情。

  不知为何给我的面特别吸汤,一会儿就胀干了。问店家小哥又要了一碗红汤,端上来一瞧可真不少,10 元花得真是太值了。

  正中草地上,有一块石碑,上刻 “苏州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美好时间,表明不仅是遗址,更有石刻收藏,看到就是赚到了。

  有《吴郡寿万岁禅院之记》碑,绍熙改元(1190 年)仲春旦日,当山住持妙思记,郡人乡贡进士经炳文书。

  北宋雍熙年间,王文罕、文安、文胜三兄弟捐资在院中修起两座砖塔,后皇帝赐御书四十八卷,故该院改名为寿宁万岁禅院。《吴郡寿宁万岁禅院之记》载:“及观王君遗文,仍有两别院,一曰藏院,一曰西方院。咸平中以藏院并于寿宁。迨天禧初锡西方院以定慧为额,内藏御书。自始各开户牖,其常产皆王君施也。”

  第二通碑为《重修双塔寺殿记》,嘉靖三十九(1560 年)季岁次庚申秋八月朔旦,赐进士出身朝列大夫江西布政司参议前刑部员外郎邑人王廷换撰,邑人彭年书。背面墙上有清代《清风高节图》。

  《双塔寺印□藏经记》,碑头第五字不识,似 “适” 字。落款隐约见 “万历”、“赐进士出身”、“兵部”、“前浙江湖州府” 字样。

  《寿宁寺修双塔碑记》碑,崇祯九年(1636 年)岁在丙子八月朔吉旦,赐进士第文林郎云南道监察御史李□。

  《重修双塔寺大雄殿记》,万历四十年(1612 年)岁次丙辰腊月,郡人王鼎隆撰,本山沙门住持书。

  《重修双塔禅寺殿记》,隆庆五年(1571 年)岁在辛未夏□月□,北宸图笔永同于山岳□□信□□。

  《重建观音宝阁碑记》,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岁次辛巳,茂苑顾士模撰,荥阳郑廷旸书丹,朱鸣山镌。

  《重修定慧寺碑记》,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 年)岁次戊辰孟冬月,秣陵王隆瀚撰,古吴董尉敬书。

  《苏文忠公宋本真像》,嘉庆丙子(1816 年)翁方钢诗并识,道光十四年(1834 年)李彦章题记——据说这是苏东坡真人像,李彦章的《苏亭小志》中记载了文物爱好者万恬怡在寺中乱翻,发现角落残石上有苏东坡像,又翻出了《啸轩记》和《归去来辞》,引爆了当时苏州文坛。

  苏东坡人脸以阳刻而成,与碑文阴刻线条形成鲜明反差,非常特别,此前未见,能看到这么别致的古碑,很是高兴!

  苏东坡是怎么跟定慧寺扯上关系的呢?原来在东坡被贬广东惠州时,因家人大多安顿在阳羡(今宜兴),两地之间距离遥远,住持守钦和尚仰慕东坡为人,派定慧寺工作人员卓契顺带着东坡家书前往惠州,并送上守钦给东坡写的十首诗。东坡颇为感动,回赠了八首即《定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在引言中东坡说: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余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余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诸子不闻余耗,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 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江度岭,徒行露宿,僵仆瘴雾,黧面茧足,以至惠州,得书径还。余问其所求,答曰:“契顺惟无所求,而后来惠州,若有所求,当走都下矣。” 苦问不已,乃曰:“昔蔡明远鄱阳一校耳,颜鲁公绝粮江淮之间,明远载米以周之。鲁公怜其意,遗以尺书,天下至今知有明远也。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 余欣然许之,独愧名节之重,字画之好,不逮鲁公。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庶几契顺托此文以不朽也。

  实际上守钦和尚、卓契顺、苏东坡三个人相隔千里,心照不宣的玩了一把宋代版颜真卿赐诗求字,真是文艺青年不分朝代、职业和年龄啊!

  一条石板路,通向罗汉院正殿遗址。遗址故基在双塔之北,距离塔心 21 米。根据柱础排列位置,正殿面阔与进深皆为三间,东、西、北三面绕匝副阶。

  据考证,两塔间相距仅 20 多米,对地基的要求极高。更让人称奇的是冠上高达 10 米、用 5 吨生铁铸成的塔刹,让今人无法想象是如何摆上去,又是如何躲过千年雷击闪电而幸存的。由于双塔形制基本对称,据说全国仅此一例。美好时间

文章推荐:

大理崇圣寺三塔

追忆㈧半岛旅行

旅行圣科达海滩

无锡山色映溪光

苏州罗汉院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