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睡觉之前我总会看了一下京东,上看那些已经付款的快递发货了没、在哪里,虽然无论看多少遍,那个东西如果不动的话始终是不会动弹的。结果发现给我推荐科尔沁牛肉干。以前我是科尔沁牛肉干的忠实粉丝,好长一段时间,我经常买他们的牛肉干,简直是不吃不行的状态。但如果买的少的话不划算,通常是满多少件打多少折,或者是满多少钱减多少钱,所以通常来说一买就不是一袋,但是牛肉干有保质期,送过来的时候可能已经放了好几个月了,所以每一次都吃得我好着急,甚至有些时候吃到过期了都没有吃完,所以,某一次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买牛肉干了。
第一次买牛肉干是在南粤分享汇上,那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大概是因为很想把钱花掉,但不知道买什么好,于是就试了一下牛肉干,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了。科尔沁的牛肉干通常我会买超干或者风干,后来也试了一下凹凸有型,凹凸有型跟经典的风干比起来价格大概只需要一半,究其原因,普通的风干是非常完整的一条,但凹凸有形通常是那些边角料,肉是好的,但通常是正常风干头尾的那些拼接起来。别人觉得那是下脚料,的确是这么回事,但实际上肉的质量没有问题。如果你牙不好,凹凸有型反而会更好,因为肉干从一整条变成了一块一块。吃过科尔沁的牛肉干,也吃过八享时的牛肉干,我感觉八享时的更大块,对牙口不好的人八享时的稍微没那么干。八享时的牛肉干吃一条就已经能满足你所有欲望,再吃下去估计会感觉有点腻了,但是科尔沁的有可能你会一根接一根,根本停不下来。风干和超干牛肉干我都喜欢,如果纯粹说嚼得过瘾的话我绝对会选超干,但是如果要感觉肉的那种满足感,风干才是正确选择。超干你明显能感觉到那的确是肉干的,不是某些其他东西。但是嚼起来那种感觉就好像嚼树皮一样,但是那又有肉的味道。只不过那个干的程度和那些纤维的构成比较像树皮而不再像一般的肉类,而风干的牛肉干还保持着那种蛋白质的弱弱弹性。因为超干牛肉干太干了,所以很多很多牛肉才能干成那么一小片。超干的价格差不多是风干的两倍。在吃饭吃面的时候,你可以把风干放进去,但超干你就几乎不能这么干,因为如果你不把超干一点一点的撕下来吃直接放到嘴里嚼,那种感觉跟脚骨头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对那种牙齿很不好的人,非常的不友好。风干牛肉干,你还可以当他口香糖那样死命的嚼,但是超干牛肉干你就必须得按照纹路撕下来。用撕扯的方式扯下来一段,然后再嚼。嚼肉干的滋味是吃普通肉类无法比拟的。超干牛肉干那种越吃越带劲的感觉,我至今都非常怀念,但我也知道多吃那些东西不行,而且肉干也不便宜。2019年我首次尝试科尔沁的牛肉干,到2020年的时候,我就几乎不再买了。
但周五的晚上我又买了一波,对比了一番价格以后,我还是选择了凹凸有型,用50多块钱买了400克。现在的牛肉比当年贵了很多,所以依然能以这个价格入手,我已经很感恩了。办公室放一包,宿舍放一包,吃面条的时候加点,感觉好极了,当然我不会拿那个肉干放到面里面煮,因为那就意味着我洗锅的时候得对付牛油了。
37岁生日那一天,我买了麦家的《人生海海》,之前我就一直想买这本书,但是却一直等不到特价,所以生日那天我决定不再等下去。我不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才中招,但我可以让自己继续吃肉干,继续装文艺。
通常来说,周日的早餐,我们一家三口会吃嘉顿350克一包8片的幼麦方包。爸爸妈妈各吃2片,我吃3片,余了一片。比如说今天从下午3点睡到5点,再也睡不下去以后我就起来把最后一片吃完了。这其实也无伤大雅因为在家的晚上我不吃或只吃2口的米饭,这算是提前的碳水化合物摄入罢了。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我也不知道,估计跟在家的时候水喝得没有单位多有关。在单位我桌面就放着2瓶水,一瓶是白开水,另一瓶或许是红茶或许是山楂水或许是玫瑰花茶或许是绿茶又或许我会煲一些薏米水,看到有水我就会灌下去,喝饱,把瓶子装满,等待着下一次再灌。抽屉里除了有能用来泡水的东西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倒没有突然想起要吃杯麦片或牛奶当零食的习惯。
家里也没有零食,妈妈会常备苏打饼干,但我已经甚少触碰。除此以外还有少数几粒糖,不是过年买的,是他们两老参加别人的什么喜酒带回来的喜糖,再除此以外就是朋友送我的各种旅游手信/礼物的糖了。曾经,每到过年我都会买家庭装各一大包的旺旺仙贝和旺旺雪饼,还有年过节我在优之良品买了一公斤的独立包装牛肉干(买500克送500克,外加送了一些橡皮糖),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家里从前还有花生和紫菜,还有过年时妈妈或我过年时分的贺年食品。随着节俭风的到来,单位分的神马都成浮云了。没有费列罗没有杏仁糖没有瑞士糖没有坚果没有瓜子没有一些我已经忘记了是什么的东西。这种事情,是从今年春节开始的,当时我正在减肥,没有了也就没有了,省心,反正我不会去吃,爸爸妈妈年纪也大了,不适合大量吃,虽然从心理上说,少了点什么很不爽,但从实际情况考虑,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我怎么会忘记去年春节单位分的那个大圆罐蓝罐曲奇我爸抠门不舍得送人要留自己吃,我妈说她不吃的,开了以后我爸也不吃,一整罐都放到我房间由我一个人消灭,这是多么惨痛的事件!!!!!一!整!罐!(接近1公斤)我不是那种忍心把曲奇直接扔进垃圾桶的人,所以我把它们都扔进了我的肚子。薄荷网的信息显示每100克蓝罐曲奇的热量是546大卡,一片是44大卡,一大罐是4958大卡。每次两片88大卡已经是很邪恶的消耗了,而我通常是为了在曲奇受潮之前赶紧消灭通常是2垛一起吃的(忘记了,是6片还是8片?)。1片44卡你已经需要跑步10分钟去抵消,OMG!至今我不会忘记估计是那次以后我体重暴涨,导致了仅仅合身的衣服几乎全部报废,大姨妈也随之不时打酱油。不知道是哪个恶魔发明曲奇这种恐怖食品,但那不是重点,重点是为啥明明是共享家庭装的曲奇非得让我一个人很痛苦地消灭掉!那次以后,我对曲奇真心产生严重畏惧感,我并不讨厌那个味道那个口感,但我完全说不上喜欢那东西,别说一大罐,给我一片,给我一小包我都会摇头撒手彻底拒绝。高热量的食品通常好吃,但如果你曾经有过像我这样经历的话,你也会开始害怕。小时候,爸爸妈妈会对我各种限制,这个只能吃多少个/片,那个不能吃等等,但当我成年了,到了我本来平时热量摄入就过量随便吃吃都会长胖的年龄他们却把这么大一个蓝色炸弹扔给我,太恐怖了……
这么多年来,就做饭而言,我小学时期居然是做得最多的。做菜我是小白,因为他们几乎不留任何做菜的原料给我,但做饭,控制电饭煲做饭的饭量和水量我可以做到相当精准,单纯把青菜水煮我也做得足够好,因为这两个是父母当年留给我的仅有做饭任务了,其余的,他们几乎不让我碰,我也极少数主动申请去插手(必定会被骂).小学时我最喜欢的还有煮鸡蛋马蹄粉或者龟苓膏,这两个“糖水”我也很在行,但自从搬家后一切都浮云了,家里再也没有马蹄粉或龟苓膏粉。有段时间我非常努力地用打蛋器手动打鸡蛋做蛋糕(完全不加酵母),但用隔水蒸或者微波炉的方式出来效果都不好,如果当年我知道有电饭煲这个蛋糕神器,我一定能做得漂亮很多。现在我知道了学习进取,但我不去做了,因为要把鸡蛋清打成霜状(反过来不会掉下)需要用很多很多的糖,打发过程也很累人,外加面粉不少神马,从原料上说蛋糕本来就是一个挺高热量的玩意,而且还绝大多数是碳水化合物。如果你愿意无论难吃与否都把我做的蛋糕吃完,我愿意卖力去做,做完我只会吃一小块试试味道,我喜欢的是过程,至于成品我又舍不得直接扔掉,但我又知道都吃掉那不好,所以,直接不做得了。
从一个普通人的饮食习惯变成比较健康克制,对其他人来说或许很难,那太难了,但对我来说,那就像吃饭睡觉般一样自然而然,如果这都能再次长成胖子的话,我认命了。学习进取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