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 我的天

admin · 2022-12-30 11:57

字幕我的天

  我已经不记得以前是怎么做印地语歌曲字幕的。不是所有歌曲发布的时候都会自带官方英语字幕,即便有些时候自带了,时间轴也是很不准的,所以那就只是个意思而已。更多时候是根本没有官方字幕,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只能搜索一个版本,然后我自己打轴。之前打轴我都不是用aegisub,因为好像我没找到适合的快捷键。通常我会用什么SubtitleEdit去打轴。但是在调整时间轴的时候,我却只会用aegisub,打轴用个软件,调整的时候用另外一个软件,是因为SubtitleEdit那里可以完全用键盘在视频不停的情况之下设置时间轴的开始和结束。

  绝大多数时时候,我都是已经获取到了歌词,但是我要为那些歌词做一个时间轴,而不是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先打轴,然后一句一句做翻译。有些视频字幕没有,时间轴也没有,比如说我要做《地球上的星星》导演解说版的时候,我就只有一个音频。那个音频跟《地球上的星星》的时长是相同的,所以你可以理解实际上那是那部电影的其中一个音轨。在那种情况下,我会听音频然后写下一行又一行的话,然后我需要做的就像为歌词配时间轴一样。歌词的时间轴短的三分钟,长的5分钟,但是要为《地球上的星星》导演解说版先做翻译,然后再做时间轴,这是一个几乎可以说看不到头的过程。这项工程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开始了,但一直进展缓慢,准确来说是基本上没什么进展,一年可能动那么一点点,甚至一整年下来,完全没有动过。之所以态度这么消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米叔说的英语里面有很浓重的咖喱味,很多东西其实我都是没听清没听懂。尤其当他说的那句话里面还夹杂着印度的人名的时候。他完全知道他在说的那个人是谁,但我不知道,因为那是其中一个工作人员,但这个人的名字对应的是什么样的工种?显然我是毫不知情的。又或者有些人名对印度人来说可能是耳熟能详,根本不需要做任何解释就知道那是谁,但显然我也不知道。猜人名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但是这个坎你又不可能直接跳过。

  为什么我要选择做翻译?为什么我要选择做时间轴做压制做整套呢?我也不知道,其实我完全可以选择做其他的东西,比如说做PS,比如说做视频。我甚至不能确定到底是我选择了这些工作,还是直接工作选择了我。可以肯定的是,干这些事是我生命中很浓重的一笔。我一定不是很优秀的那个,我也谈不上有什么代表作,但我在这方面投入过了非常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如果你曾经全身心地为某个东西付出,同时也从来不求回报的话,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真爱。为什么爱这个东西而不爱其它东西?至今我都搞不清缘由。如果可以再选一遍的话,我仍然会误入这个歧途吗?

  《妈妈的神奇小子》的英文片名叫做Zero to Hero。基本上中国电影都不会取这么押韵牛逼的名字,当然这只是通常,现在年轻的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从前了,但是这种命名,我觉得很香港。

  还记得从前明珠台的那些英语节目翻译的中文片名,我觉得都很有吸引力。老师在英语课上说信达雅,但实际上我只有在香港的英文频道上才见识到让我很佩服的信达雅。可惜的是我已经很久很久都不看明珠台了。以前我花很多时间在上面看各种各样的纪录片,有可能是Discovery的,也有可能是National Geographic, 但是Discovery的居多,因为National Geographic通常会在国际台播,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也是香港台的英文频道,我不怎么喜欢国际台。

  我不只喜欢明珠台的中文翻译,也喜欢他们的粤语配音。放电影的时候,尤其是在晚上放930那场的时候,明珠台用的都是双语播放,但因为广州这边看那个频道用的是有线电视,没办法选择到底用什么声道,所以有段时间我们听到的是英语原声,有段时间我们听到的是粤语配音。比如说一开始我看830那场的《X档案》的时候听的是粤语配音,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停播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开播,变成了英语原声。相当的不习惯,我花了好多时间才终于适应了男女主角的声线。在我不再看明珠台之前好像双语播放的节目广州有线电视再也没有给我们默认选择粤语配音。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看英文频道,一定程度上大家是打着学英语的幌子的,如果片子都变成粤语,明珠台跟翡翠台有什么区别呢?但实际上一开始我之所以看明珠台,倒不是因为那是英语频道,而是因为我们喜欢上面播的那些国外纪录片、电影和电视剧。那些东西不会在粤语频道播。所以,当明出台再也没有粤语配音以后,我被迫习惯了看繁体的中文字幕。在那之前,即便翡翠台播的那些电视剧都有繁体中文字幕,但实际上因为都听得懂,那就是我的母语,根本不需要看字幕。

  现在的有线电视默认给我们选择原声的声道,大概是因为在广州看有线电视的人好大程度都是说普通话的,哪怕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现在的孩子已经把粤语当做是一门外语,他们开口就说普通话,所以说如果明珠台播放的是粤语配音可能那个频道的受众会更少。当然了,估计现在英语频道再也没有当年那么多粉丝了,因为要看外国的节目,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我们都已经有了很多其它选择。再也不需要准点蹲在电视旁边,激动地等待,也不需要看插播的广告,虽然其实我觉得明珠台他们自己的广告挺好看,倒是好长一段时间有线电视都把明珠台的广告剪掉和插播他们自己的广告,广州有线电视的广告真心不好看。香港电视台的广告一定程度上我觉得那些东西虽然是在推销某些商品,但实际上短小的广告挺有养分的。很多广告讲述的是某些故事,而不纯粹是某个明星在那里带货。

  那些在明珠台看大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5分钟播一次广告。换做是现在,可能我会抓狂到极点。但是当年15分钟一次的原版广告其实我也从中吸取了很多信息,比如说某些新的CD专辑。也比如说那个电视台还有什么好看的节目,因为除了广告以外还有不少节目预告。

  昨晚看到了人人影视相关人员被抓的消息,因为现在正在严打盗版。过去好些年,我都做翻译。如果翻译的只是字幕,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压制到视频里并发布就会成为盗版,但好消息是实际上全片翻译的我没做多少,更多时候我只是做一些花絮周边之类的东西。但即便再少,人家要纠结起来的话,还是要中招。所以说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是主动把在线播放的都删掉,分享的网盘都取消掉,还是说其实到那个时候这样做已经一点用都没有了。不过,我跟人人影视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我没有通过这些来谋取利益。一分钱都没有。我不是法律人士,所以我不知道如果我分享了这些资源,但是我又没有在上面获取任何利益,这算什么。过去好长时间,我都没做把资源挖回来,然后翻译的事了。过去一整年,貌似我都是一门心思用在单位的事情以及我自己的事情上。感觉这样也活得挺有意思,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又或者是自己跟自己还不太掌握的东西较劲。不用跟别人比,不用去抢什么第一,也不用怀着忐忑的心情去看别人的版本。如果我翻译了一个版本,然后又看到了别人的版本,在不知不觉中,我就会进行对比,是他好一点还是我好一点?某个地方是不是我理解有误呢?我会忍不住这么想,但如果一旦落入这种境地,我就会忽略视频视频内容的本身。看片子变成纠结技术。一定程度上,在看片子的时候,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感性一些,去感受那个故事,而不是吐槽其中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包括片子的拍摄、里面的剧情,又或者是字幕翻译的水平。

  相对于各个字幕组来说,我不喜欢人人。我是伊甸园的忠实粉丝,破烂熊的也看过一段时间。我最开始看得比较多的是风软。这些通常我都是看美剧,至于漫画,我没有一个具体的喜好字幕组,都是找到什么看什么,但说实在,漫画之类的我也只看《进击的巨人》,这么多季以来,我到底换了多少个字幕组?我自己都搞不清了。现在已经到达了最终季,每周我都等待着网友给我投喂视频,至于他是在哪里下载回来,我不知道。反正他传给我,我就下载。虽然我是最终端,但实际上非常有可能我看得比他还快。进击是一部一旦开始看我就完全停不下来的动漫。还记得疯狂的时候,我一天会连续看十几集,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我开始看这部动漫的时候,已经出了好几季,所以我可以疯狂地看,而且每一集都很短,只有20多分钟。从前没有一部动漫可以让我如此看得停不下来。

  人人挂掉对我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因为我不追他们的片子。《实习医生格雷》我只看伊甸园的。好久以来我已经习惯了他们没有网站。完全只是靠大家义务去做翻译校和压片。也正是因为完全是靠热情去做,所以不会有贴片广告,不会有收入,反倒是得自己入手VIP的网盘去支持分享的链接长期有效。

  盗版肯定是不对的,但我们有一个可以看正版的渠道吗?网飞据说要跟爱奇艺合作,但现在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虽然我几乎不看美剧,但我可以理解追美剧的人现在有多痛苦。

  我星期五晚上开始看微软的一个Python入门视频。那个视频是由微软的两个专业工程师主讲的,一男一女,都是中年人,都是有家有孩子的那种。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两个都是跑马拉松的。为什么在他们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要把他们是马拉松爱好者也说上,我不知道,但我个人觉得,有运动习惯的人,脑子通常都会好使一点。当然我说的不是那种专业运动员。专业运动员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训练上面,到专业用脑的时候,可能就会差那么一点了,因为他们在运动以外的训练相对少一点。

  这是我第一次听外国人讲网课,用的是B站,那是中国人把视频从外面搬运回来的,至于是不是从油管搬,这个我没有考究过,但是可以下载视频,而且能把字幕也下载回来,不是油管,会是什么呢?一开始我觉得B站的中文翻译应该是靠谱的吧,后来我发现大概因为上传视频的人上传了外挂英文字幕,所以中文是靠机器翻译出来的。有些句子直白得让人无语。在电脑上看的时候,字幕比较大,所以我的眼睛会不时瞄到那个东西,但是,当我在时躺在床上。用小米平板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完全忽略了字幕的存在。因为相对于电脑显示屏,平板上字幕的字体小很多。与其关注着那些小字,不如把目光放在更恰当的地方。于是我就变成了直接看屏幕上的东西,听两个老师解说。我肯定不是每一个字我都听明白了,但是我能理解大概。当我看不懂屏幕上的某些词语的时候,通常是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是一个生词,那个时候我会瞄一眼下面的机器中文翻译。我已经忘记了是哪个视频,反正字幕是乱套的,大概是外挂挂错了。

  视频一共有44个,每个视频几分钟而已。我已经看了15个。前面14个都很顺畅,因为很多东西我都已经知道了,虽然不那么详细,但是完全可以理解。前面说的是一些入门安装之类的东西。一开始说的是字符串,然后说数字,第15个开始说日期。相对于前面两个变量来说,日期麻烦很多。也不知道是因为我之前没有怎么接触过日期这个变量,还说这的确比前面难一些。这个函数要求你必须按规矩来录入,否则就玩完。看日期这一节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比较困,我是在迷迷糊糊看完的。所以看完了以后,我只能说我知道这是说时间的,但具体怎么操作我完全不知道,所以,我肯定是要重看的。在上一节课之前,我觉得自己,如果能一直看下去,3-4天我就可以把44节课全部看完,但是经历过日期这门课以后我明白到,如果我不够100%认真,后面的课程我都得看一遍以上,而且不只是要看两个老师讲解和实操,我也要自己动手做一下。所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这44节课就比较难说了。或者我不会把这44节课看完,我就会同时开始其它书籍,有可能是电子版的,也有可能是纸质的。现在我手边就只有电子版的,纸质的书我还没买。买纸质的书可以让我安心,但我也明白的,纸质书买回来以后,其实我是不怎么看的。

  看了几十分钟的教学视频以后,我明白到Python是一门很自由的语言。要实现一个功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我这里说的倒不是因为什么架构不同之类,纯粹是把一件很简单的东西实现,比如说打印语句。这种个性化的自由是我在其它语言里从来没见过的。

  如果不想自己过得很被动,主动权就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依赖别人。如果我只能靠字幕才能理解那个意思,那么我就没办法去主控那些根本没有字幕的视频。昨天其实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完成了两个花絮的翻译,其中一个有官方英文字幕,另外一个则是只有油管自动生成的英文字幕。Google自动翻译的那个东西大部分都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说话的人不是说英语,而是说印地语,显然就会乱套。油管自动生成的字幕最大问题是断句很奇葩。因为他们不是为了你一句一句看的,有些时候,那些东西出现的方式是一个一个词来,就像卡拉OK字幕那样。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从网上下载回来的字幕调整格式到字幕软件可以识别的程度,然后再通过字幕软件把那些有时间轴的东西全部都去掉时间轴,只剩下核心的文字。如果把那些字全部都堆砌起来成为一段话,可能还好理解一点,但是一定文本长度就一个断句。阅读起来就相当痛苦。人做这种事的时候不会这么整,我们会根据说话人的停顿去断句。如果句子太长,中间会根据一些小停顿分隔开,但显然机器不是这么认为,机器也没想过你要把机器翻译出来的东西下载回去然后再人工翻译。对我们这些没有工具、不肯花钱、很无奈的小白来说,只能这么干,但是对专业人士来说,完全可以用一些专业的工具直接从视频中识别出文字,他们要做的不过是把那一堆文字打一个时间轴而已,又或者那些工具直接就可以为他们生成完美的时间轴。我不知道现在那些AI能力到底能有多强。因为按照人阅读的习惯,每一段字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不是跟声音的出现结束时间完全一致的,之前之后都要有一些提前延迟,而提前延迟的长短要根据那句话的语速语气去判断。AI能做到这个吗?即便AI做不到这个舒服的,让字幕出现或消失按照音频来那是绝对没问题的。如果我肯花钱学习进取,大概我也能把视频放到某个地方,让它自动给我识别出这些东西,但显然我们只是穷逼的爱好者,所以也就只能用很麻烦的方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经常在做宝莱坞某些电影的花絮翻译,但显然那些东西得凭他们的心情挂字幕。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如果我得经常性、习惯性做这个东西,要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就得像我的网友所说,按照我从前的风格,我一定会去学印地语。虽然从前对我来说,西班牙语学是学了,但叫我听懂还是做不到,但起码他们在说某些单词的时候我能反应过来。起码我脑海里能拼出那个单词,或者是马上反应出他们说的是什么东西。在印地语这个问题上,我相当被动,因为虽然已经看过了不少电影,但却仍然一点不懂。如果,我起码能把它的发音搞定,我可以把句子听写音译出来。然后发到某个地方,我还是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如果完全把握不到,那就根本没戏。我很了解我自己,我的网友也很了解我。我要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懂的东西就要去学,除非那个东西是我觉得没有一点所谓的。

  昨天我本可以十全十美的完成TOH十个全系列的幕后制作花絮翻译,但最后一个花絮我死在那些印地语对白,以及某些我没办法按照上下文去理解出来的英语上面了。我觉得很不甘,很无奈,同时也有点气愤。排灯节昨天就开始,所以按照他们的习惯。如果在昨天之前他们都没有把外挂字幕放上去,过节的时候没人会干这个活儿。等待别人的施舍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的确,印度的语言非常多,但是我要征服的不过是他们的其中一种官方语言而已,而学习这个,并不是因为我要去那个地方旅游或生活之类的,而是因为那是一个阻碍我享受兴趣的东西,我要征服它。学习进取

文章推荐:

篮球 我的天

中国 我的天

烂日记 我的天

朋友到底是什么

风干 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