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马别桥浩气存

admin · 2022-12-29 07:14

塘马别桥浩气存

  美好时间两年前的十月二日,随全家人去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回家后,撰写《水西新四军旧址》一文,调研中了解了六师十六旅的战斗历程,并被塘马之战壮烈牺牲的二百七十名新四军指战员的光辉事迹所感动,默默的在地图上标记了先烈战斗和牺牲的别桥镇塘马村,心忖待有机会去参观和纪念。

  今天这个愿望便实现了,起因是说要去别桥看新建的别桥原乡花海,地点就在溧阳一号公路旁、后周塘马村的北边。

  错过了高速入口,开往后周村花了一小时四十多分。来到后周村口,别桥原乡的大招牌下,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泥地。既然如此,那就先去参观心心念念的塘马烈士陵园吧!

  烈士陵园在后周村与塘马村之间,面北朝南,敞开设计,乌黑的大理石门上有 “塘马烈士陵园” 六个金色繁体大字,暗示在黑暗年代的希望。

  1941 年 11 月 27 日深夜,日军骑步炮兵三千余人对新四军六师十六旅驻地塘马村发动突然袭击,三面合围,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为保护千余名机关干部和家属安全转移,在塘马村东南的王家庄附近率领来旅部整训的第二营官兵和特务连英勇抗敌。由于该地区是无险可守的平原,日军大部队的袭击也很突然,加上周边日、伪、顽军强敌环伺,因此罗、廖二人及麾下二百七十名战士壮烈牺牲,撤往长荡湖的十六旅及苏皖特委近千名机关人员也险遭全歼,所幸在溧阳县长、地下党员陈练升帮助下趁夜渡河,穿过封锁线,安全转移到了茅山地区。详见中国军视网视频《寻踪英雄路之塘马战斗:一场悲壮的突围战》、文章《血战塘马: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壮歌》及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文章《如何评价塘马战斗》。

  遭此一难,新四军在江南的势力大不如前,中央进一步作出了新四军在苏北地区重建的决定,后十六旅在苏北重建旅部,1945 年改编为第一纵队,解放战争时组成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成为华野最能打的拳头部队,在孟良崮战役中一战成名。

  除了碑上的简要事迹,两侧碑亭中有更详尽的介绍。碑有年头,是溧阳县革命委员会一九七三年三月立的。

  抱着死马活马医的态度沿着土路往北开,开到了塘马村口,发现了正儿八经的塘马战斗纪念广场。它是个村上自己造的小广场,有党员宣誓碑等纪念建筑。

  塘马村东,虽然都是老房子,但修缮得不错,毕竟是江南富裕之地,哪怕革命老区的农村,经济条件也还可以。

  走进村子,迎面而来是十六旅旅部旧址。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十六旅旅部美好时间,我想起去年四月六日参观设在无锡的六师师部旧址、前年十月三日参观设在水西村的江南指挥部旧址,今天又 “搜集” 了一处旧址,让人惊喜。

  沿着道路往村子里走,不知不觉看到一座高大的两层连体式楼房,门口标着 “罗忠毅曾借宿处”,解说牌上写着 1941 年 5 月黄金山战斗后,十六旅旅部设于村民刘思大家,旅长和干部均在此借宿。

  门口的老人见游客来到,用溧阳方言介绍了一些情况,可惜旧址内已面目全非,如今仍然作为民宅使用着。

  再往北走,有一个 “看菜吃饭馆”。大门紧闭,墙上写着 “不接受公款消费”。可是来这里党建的组织,难道不是私款公用后报销的吗?不得其解。

  屋外还放了一些可以供素质拓展或者农家乐体验的用具,比如石碾什么的。竖着的柱子做什么用的就不甚了解了。

  1941 年 5 月,中共中央华中局成立江南区委员会,谭震林任书记,邓仲铭任副书记,管辖四个特委,其中的苏皖特委随十六旅行动,于 5 月驻扎在塘马。10 月上旬,京沪铁路以南苏皖地区党组织调整合并为两个特委,苏皖特委不变,依旧驻扎在此。

  途径美丽的溧阳一号公路,又称彩虹路,实际上是很多条县道组成的网络。去年去水西村就拍过,今天在这林荫大道风景尤盛。

  最后终于来到新兴的风景区——别桥原乡。景区最南面是人工种植的一片花海,如果春天来,北面有延绵的油菜花和樱花林更是壮观,秋天嘛,就只有格桑花与粉黛乱子草了。

  今天带的设备不少,有 Fujifilm X-70 相机、Apple iPhone 11 Pro 手机、DJI Spark 无人机,以及在网上租赁的 DJI OSMO Pocket 1 口袋云台相机。设备太多,手不够用,穿插着拍的,每张照片上都有信息,不另外说明。

  地方政府在此搞了不少花头,吸引了周边地区尤其是常州的游客,可以说振兴乡村经济的举措获得了成功。

  我的天,小时候经常被我爸的口音念叨……上了初中才知道这两个字的写法,那边是不是旧时有个煤矿?

  @纬八路随笔没有烟火气息是必然的,这样小众的红色景点注定游客稀少。而如果是指住户烟火气浓厚,必然是一塌糊涂(文中不少旧址已被村民改造得面目全非)。

文章推荐:

上京水木清华园

上京走马游定陵

云南博物馆青铜

参观明斯克航母

蠡湖之滨似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