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宜兴城西南 18 公里的盂峰山,隶属于宜兴市阳羡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1919 年,宜兴绅士储南强修整张公洞,1934 年 11 月 11 日对外开放。景区面积 0.36 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阳羡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古代荆溪十景之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素有 “洞天福地、海内奇观” 之美誉,是一个融自然奇洞、道教文化、健身乐趣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张公洞景区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庚桑楚隐居盂峰山洞修道,因得名庚桑洞。汉天师张道陵早期亦曾在此洞修炼传道,后得名张公洞。张公洞气势雄伟、奇异天成,充满神奇传说,蒙上神秘色彩。自春秋到清代一直蜚声于中外,特别在道教文化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有着辉煌的鼎盛时期,它以 “江南奇洞甲天下”、“华东第一道教圣地” 美名海内外。历代名贤雅士,文人骚客,慕名纷至沓来,留下一篇篇千古绝唱诗文。无论是阳春三月,还是金秋季节,总是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年)道士潘朝阳到张公洞修道。民国十年,乡坤储南强(别号简翁)出资整修张公洞,于 1934 年 11 月 11 日对外开放美好时间。解放后,储南强先生将张公洞捐献给宜兴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委派专人管理张公洞并逐步整修。1966 年,洞内改善照明,摒弃火把。70 年代,洞内设立导游讲解。80 年代,洞内改造灯光,普遍设置彩色灯光,改善游览条件。1989 年,恢复道教古建筑 “两仪亭”、“会仙桥”、“门楼” 等。1994 年,由宜兴市园林管理处筹集资金重建洞灵观,观内建有具有道教色彩的八个殿,设有 36 尊神像,重塑张公洞景区昔日的辉煌,1995 年 4 月对外开放,倍受中外游客和道教名流的青睐。从此,张公洞以独特的溶洞景致和浓厚的道教文化,演绎了中国溶洞旅游产业发展史上一幕幕精彩乐章。
这次来宜兴想到 “钻洞”,纯粹是因为前几日去宜兴的同事说天气太热,千万别去竹海,不如钻钻山洞……深以为然。
新四军苏浙军区政治部通告,一看落款,钟期光!想起曾在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见过钟将军的照片和履历。
从洞中洞出来便能看到海屋大场后的海王厅。“海王” 这个词如今有了不好的含义,不过以前可是宏大之意。
最特别之处在于高处有一个天然的岩洞出口,外面绿树成荫,仿佛佛光普照一般,与幽暗的地宫形成鲜明对比,非常神奇。
洞内又湿又冷,出洞瞬间酷暑扑面,于是鼻子变得非常难受,回酒店后鼻炎便发作了。但此时还不知道,正在欢乐的大快朵颐东北大板美好时间。
道观前有两记亭,亭内有明清碑刻,阴面是《朝阳道院开山碑记》,有意思的是落款人姓名里都有个 “清” 子,应是布施者的法号。
阳面落款 “天启甲子秋日(1624 年)福清叶向高书”。叶向高曾任天启年内阁首辅,在《明史》中多有记载,今天看到原迹,很是意外。
现在回头看,还是中国传统的园林庭院适合生活,更符合人员自然融合的绿色理念~希望未来 100 年中国的楼越盖越矮~中国的园林建筑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看圖片不像是理光的出品啊,我的 GR 一代現在還活著 (今年才去送修了一次按鍵),感覺跟你的出圖相差很多誒~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