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的倒数第二天,成都再次摘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桂冠,为这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这一年,有时温暖,偶尔波折,常常美好。
当天上午,成都成为《2020年度中国古都城市国际影响力评估报告》第三。当天晚上,成都官宣成为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地。
5000年前,源自黄河上游与源自长江中下游的两支古人类相遇在成都平原,揭开了大规模改造四川的序幕。4000年前,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诞生,为古蜀文明添上了浓厚的幻想文化色彩。
留存至今的金沙遗址太阳神鸟、三星堆遗址青铜神树,无不昭示着先民对于天空与星辰之外世界的想象美好时间。
当想象力变成创造力,便有了众多令世界瞩目的发明:超级工程都江堰、品质冠绝中外的蜀锦、世界首份纸币交子……令成都成为文人墨客、商贾、旅行家共同的精神家园。
科幻则是神话和传说在现代社会的回响,科幻新势力宝树创作的短篇《成都往事》,灵感便来源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稳坐国内科幻期刊头把交椅的《科幻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科幻社团——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均诞生于此。
这座中国“地理洼地、科幻高地”城市,依旧在追寻星辰大海,申办世界科幻大会,便是其迈出的第一步。
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在成都,传统的氛围与现代化的活力相融合,使这座城市的现在和未来都充满了魅力。”科幻蕴含的城市思考力与创造力,正在为这座古都书写着新未来。
11月21日,来自大运会主火炬塔的灯光秀点亮了东安湖,“神鸟”盘旋极具未来感的“飞碟”造型场馆之上,昭示一场古蜀先民与天外来客的对话。
这样极具冲击力的场馆设计不止一处,城北形似盖碗茶的凤凰山体育公园、城南以蜀锦为灵感的高新体育中心,共同构成了大运会的颜值担当。
令人惊讶的是,相比其他大运会5-7年的筹备时间,成都只花了3年便向世界交出了如此亮眼的答卷。
49个场馆撑起了成都建设“赛事名城”的底气,与之配套的交通,是横空出世的东西城市轴线,重塑着城市的发展格局。
这便是成都速度的魔力。短短几年时间,一望无际的城外郊区,已与老城区比肩而立;没有地铁穿梭的土地,地铁已交织成网,每日繁忙运行;曾限制城市发展的层峦叠嶂,现在已是沟通两翼的“绿色桥梁”……
桥下、街旁、地下、基础设施周边等曾被人们遗忘的边角料成了金角银边。“地下城”计划也提上日程,热闹的地铁站台里,有炫目的艺术展览,有丰富的商业形态,有温暖人心的细节,一切都如同《流浪地球》中描绘的地下生活场景。
玉林片区、大慈寺片区、少城片区、马鞍东路片区、人民北路片区等小街区,在轰轰烈烈的城市更新中,依然坚守着“小而美”的尺度。
在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圈内,下楼就是风景,抬脚就是便利,街坊邻居就在一道墙外,市井味道,夹杂着火锅、烧烤的气味飘散而出,人与人之间的低语呢喃或高谈阔论,相伴于车水马龙与生活日常。
经过创意的洗礼,熟悉的生活依然在继续。成都的城市更新,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做自己的自由。
早在暑假,成都便开启了公办托管服务,几近免费的费用、对孩子人身健康的严格把关、不以成绩为唯一指标,皆彰显了成都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决心。
当然,成绩也不能落下,规划教师轮岗、推进多校划片、将民办学校剥离义务教育、打击虚假承诺入学广告,让高额学费购买差异化服务的时代,逐步进入尾声。
一下子失去教培的父母或许还不习惯,但这不过是回到我们成长时熟悉的教育轨迹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公平,一定会惠及这座幸福城市的每一个孩子见证美好范文。
突如其来的德尔塔,给炎热的8月降了温。这个新冠家族的最强战力,横扫多个国家,从中国东部登陆,成都面临着守住西部防线的巨大压力。
在全球担忧的目光中,成都交出了特大城市的“防疫模式”:高效的基层协动机制,加上智慧化的大数据疫情管控全息网,最终让毒株在40小时被死死摁住。
作为国际门户枢纽的成都,成功的意义不只2093万人,更为更大规模的中国疆域、甚至国际疆域,构筑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更可贵的价值在于,成都在此轮防疫中,展示了她柔软却坚韧的文化基因:蕴积3000年不屈不饶破土而出的力量,危难之下平和豁达的本性。
就算是身在隔离区的人们,也使出十八般武艺,举起了隔离区“文艺复兴”的大旗:写诗、画画、跳舞、航拍……走过九遍天府二街,城市桃源就会出现。
那些通过手机app、网游获得社交需求和情绪价值的人,在剧本杀里几乎是被一条龙服务般地满足了。
被称为“成姆斯特丹”的成都,自然没有错过这个风口。7月,成都凭借1500家剧本杀店坐上了剧本杀第一城的宝座,带来了大批如编辑、DM、NPC的新型岗位,为成都人的夜间和周末增添了色彩。
出于夜间经济发达的传统。很多打工人人即便忙到双目通红,四脚朝天,下班后依然会扎进剧本杀店,酣战到天明。
亚文化集散地保利大厦和王府井大厦,同时也是剧本杀店含量最高的地方。找一家店,沿途能发现三家。
等夜场结束,周边一定会有无数小吃摊排队迎接你,体验完游戏里平行时空的浪漫,还有烟火气让你感受现实的可贵。
剧本杀在成都的奇幻旅程中,逐渐演化更多样的形态,安仁古镇、青城山,都搞起了露天实景沉浸的剧本杀。成都人,正在逐步把城市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在双流机场一只独秀的时代,成都就一度成为全国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城市。迈入双机场时代后,成都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的航空需求,根据我国每千万航空旅客吞吐量产生的经济效益,机场的经济效益预计将增加约1600亿元。
同时,这座天府之翼并非只属于成都,更承载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乃至西部的对外开放。快速联通改变了时空距离,为整个西部带来了一张快速嵌入全球网络的入场券。
在商业聚集度方面,成都有着于新一线城市中独领风骚的春熙璐商圈、骡马市商圈,随着地铁对城市空间的重塑,成都万象城、金牛万达广场、来福士广场等新型综合体亦撑起了半边天。
从前,人们提到成都,会想到闲散、茶馆、火锅、麻将,如今,多了时髦这一选项。成都已拥有155个国际一线个门店,已经超过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仅次于北京、上海。
巨大的游乐需求地图也随着地铁铺展开来,各类娱乐消费场景触手可及。纹身、汉服、说唱、音乐节、Cosplay等小众文化走向产业化,象征着风格化消费时代的到来,点燃了年轻人娱乐至上的心。
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的成都,正将天府文化全面融入消费生活,成为全球消费者向往的生活方式体验消费目的地。
纵观我国的影视发展史上看,成都的贡献不算特别特出,却也不时有稳定的爆款产出。论艺术成就,有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论票房成绩,有豪取19亿的《前任3》。
光影记录着成都的变迁,镜头对准时代失落的人群、掠过地标建筑构成的绚烂底色、深入每一条巷弄;聚焦点也从“人”到“景”,再到“城市的肌理”。
整个城市,宛如一个巨大的影棚,处处皆可入境。成都的气质,透过荧幕,与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从未到过这里的人,进行了灵魂上的交流。
3月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将镜头对准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重庆的沙坪坝高铁站。经常往返成渝两地的王磊突然意识到,1小时通勤圈快要来了,成渝同城生活的无限可能性正在缓缓打开。
自去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两座城市开始在产业、医疗、买房、社保、教育、政务、旅游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人口、信息双城的自由流动。
在3月1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并列,被赋予重大使命,堪称迎来“黄金机遇”。
当人们谈起成都,“幸福”也许是脱口而出频率最高的词汇。这样的说法并非单纯的主观认识,而是有着连续12年最幸福城市榜首数据的佐证,9个月后,这个数字会变成13。
从通勤路上的小确幸到15分钟的健康距离,从厕所革命到保留历史发展脉络的城市更新,从家门口的学校到全龄友好社区的构建,成都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社会生活图景,把每个成都人的心愿和期盼,密密织入城市发展的大图景中。
开年发布的《2020成都首店报告》显示:2020年,成都引入386家各类型首店,仅次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三,继续领跑新一线城市。
W酒店的新颖奢华、Ys 咖啡的极简时尚、融创文旅城的舒适休闲、POP MART泡泡玛特的别致趣味、山本耀司潮流风尚,这些引领全球风尚的名字,正在改变成都的时尚格局。
为何首店经济如此重要?当粗放的商业发展时代过去,首店的到来,不仅让所处商业项目锦上添花,还为所在城市带来了一张极具辨识度的名片。国际品牌的首店入驻,本就是一种对城市实力与风格的认可。
而包容的文化和超强消费实力,更让成都成为首店们场景创新的乐土:W酒店的设计融合了天府文化元素;许多品牌放弃集中商业区,选择了“宽窄巷子”;定制概念店层出不穷……首店,见证着成都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我们作为亲历者,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未来。成都人可为,成都人有为,成都大有可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