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博物馆金银

admin · 2023-01-01 18:21

镇江博物馆金银

  金银器这种东西,纸面价值很高,其文化价值则比青铜和瓷器差一些。不过镇博的金银器藏有精品,值得书写。

  进馆一开始,有五六面高大的黑色展板,按朝代展示了从南北朝至清代,镇江地区出土的金银器,绝大部分是耳环、钗子、手镯、戒指之类。有些挺精美的,发表于此。

  明金镂空凤凰牡丹花圆形帽饰,溧阳城西公社出土;金朵花耳环,丹徒汝山园艺场出土;金朵花耳环,镇江何家门出土;金葫芦形坠饰,丹徒上党银行送交;金鸳鸯荷花形耳环,江宁夏清礼捐赠;金水晶坠饰耳环美好时间,丹徒蒋桥出土。

  一旁单独的玻璃展柜内,展示了大量镇江地区出土和收藏的唐代以来金银器皿。由于该地区制作工艺较高,使得其成为唐代南方的中心产地,多供奉皇室使用,并錾刻 “力士” 商标。迄今为止,苏南地区共出土唐代金银器 1100 余件,镇江以 1982 年丁卯桥一次出土 950 余件的总数而称最。

  唐银鎏金荷叶形盖(借展)、鎏金双鹦鹉纹莲瓣形带盖银盒,1982 年元旦镇江丁卯桥唐代窖藏出土。

  唐婴戏纹小银瓶、银鎏金蝴蝶纹小盒、鎏金双凤压花菱形银盘、银鎏金鱼纹小盒,1982 年元旦镇江丁卯桥唐代窖藏出土。

  宋银鎏金花型盏一组(银鎏金八曲方口菱花盏、银复瓣莲花形盏、银鎏金六曲秋葵花纹盏、银鎏金重瓣莲花形盏、银鎏金五曲梅花纹盏、银鎏金单瓣莲花形盏),1981 年溧阳平桥乡小平桥村宋代银器窖藏出土。

  元银鎏金 “华甫” 盘、银鎏金梅花盏、银鎏金莲花盏,1966 年金坛县洮西公社湖西大队元代窖藏出土;银鎏金双龙戏珠纹碗,1959 年 12 月刘受农捐赠;小银碗,1966 年金坛县洮西公社湖西大队元代窖藏出土。

  东晋金五铢钱,镇江畜牧场六朝墓出土;东周郢(yǐng)爰(yuán),丹徒出土;郢爰,句容天王寺银行移交;郢爰,安徽明光出土。郢爰为战国时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其含金量常在 90% 以上,个别可达到 99%。

  在我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史上,金银质货币紧随着饰物而出现,最早的有东周楚国郢爰,其后则有汉代马蹄金、麟趾金等以及各代金质铸币等。唐宋以后尤其是明清两代银铤、银锭等与金属铸币同时流通,且多书写或勒刻重量、年号、作坊名号等。这件丁卯桥 “重伍拾壹两” 墨书计重银铤,就为研究唐代的货币、度量衡提供了有力的资料。银铤于 1980 年出土于镇江丹徒丁卯桥,共出土 20 件,其中展出的两件正面有 “重伍拾壹两” 的字样,其真实重量分别为 2050 克和 2060 克,平均每两重量为 40.3 克。

  唐计重银铤,镇江丁卯桥银器窖藏出土,共出土二十笏。其中二笏银铤(下图右)上有墨书 “重伍拾壹两” 字。

  原以为看到这里就结束了……直接去往下一个馆。过了半个多小时全部参观完毕出馆时到门口纪念品店看到有冰箱贴,想着买一个,但这件 “论语玉烛” 器物的原件好像没见到啊?店员很热情的说这是镇馆之宝啊,在金银器馆有展出呢!

  万幸啊!赶紧跑回楼上金银器馆,原来藏在左侧的蜡像情景之中,只能说博物馆布展太精致了,我还以为是模型演示呢!

  唐银鎏金 “论语玉烛” 龟形酒筹筒,1982 年元旦镇江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出土。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有它的。

  银鎏金 “论语玉烛” 龟形酒筹筒整体造型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是酒筹筒,好似一只燃烧着火焰的金蜡烛。在筒的正面刻有 “論語玉燭” 四个字。玉烛在《尔雅·释天》中释为 “四时和顺”,论语玉烛就是用论语的句子来调和大家喝酒的事理。下部是神龟的自然造型,龟象征长寿,是道家的祥瑞之物。打开莲花形的筒盖,里面藏有 50 根酒令筹,呈长方形扇骨状,每根酒筹的上端刻有《论语》的语句和饮酒的规定,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客五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请人伴十分”、“后生可畏,少年处五分” 等等。酒筹上有 3 分,5 分,7 分,10 分之说,最多的是四十分,3 分是小半杯,5 分是半杯,7 分是大半杯,10 分则一满杯,最多的是 40 分。

  除酒筹筒、酒筹外,桌上还有酒令旗、酒纛(dào)、竹节银棒、附竹叶竹节银棒、凸棱高足银杯等酒具。

  巧的是,本周看电视剧《清平乐》时发现,第 55 集宋仁宗与耶律洪基和臣子行酒令时,所用便是此款 “论语玉烛” 龟形酒筹筒道具,很清晰的有 “论语玉烛” 字儿呢美好时间。道具组很不简单!

文章推荐:

皇家墨尔本秀上

霍巴特印象街景

大理崇圣寺三塔

霍巴特印象建筑

无锡夏之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