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时间出了爬行动物馆,绕过一片草坪,就看到很大的一个场子里有几头非洲水牛。这种水牛(African Buffalo,学名 Syncerus Caffer Nanus)主要栖息于非洲中西部及象牙海岸的丛林靠水地带。它们主要以森林中的低地草木为食。两性都长有犄角。这些犄角除了用来防御以外,还用以在社群中建立等级。它们和黑色海角水牛(Black Cape Buffalo)同种。
下一个,翻译得挺别扭:有颈圈野猪(Collared Peccary,学名 Tayassu Tajacu),是一种在墨西哥和南美大部广泛分布的物种,从沙漠灌木地带到贫瘠的树林再到雨林都可见它的身影。主要在夜间觅食,以仙人掌的果实为主。觅食时用猪嘴掘来掘去,挖出块茎、鳞茎、根等等。这种野猪一般一窝两头小猪。成年野猪喜欢把窝作在灌木丛、空心原木、洞穴或其他动物所挖掘的洞中。
查普曼斑马(Chapmans Zebra,学名 Equus Burchelli Chapmani),分布于中部非洲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对岸的地区。这种斑马喜群居,每群最多 15 头,由领头的牡马统管。它们在大草原上不停迁徙,日夜进食。小斑马出生后一小时即可站立,然后一直跟随母马。它们辨别母马依照的是母马身上独一无二的斑纹,就跟每个人的指纹迥异差不多一个道理。
罗斯切尔德长颈鹿(Rothschilds Giraffe,学名是 Giraffa Camelo Pardalis Rothschildi)分布于东非的很小一块地方。它们不怎么群居,行动都是以分散的社群活动。它们一般高 4 到 5.8 米。长这么高就是为了吃到树顶上的嫩叶。一般它们喜欢在黄昏或者黎明进食。它们的舌头可以伸长到 40 厘米之多。和斑马一样,每只长颈鹿的斑纹都不同。
鸵鸟(Ostrich,学名 Struthio Camelus)居住于非洲大草原,总是和羚羊、斑马一起活动,大约是为了互相保护(因为羚羊、斑马的听觉和嗅觉极好)。它们也喜欢在黎明和黄昏活动,找植物的根、种子和花为食。很多雌性都把那又白又光的蛋产在雄性在地上挖出来的巢里,然后雌雄轮流坐庄孵蛋。所以说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裔是一点也不错的,这种行为和恐龙化石所揭示的恐龙行为如出一辙。
然后三人兴冲冲的走了好多路去参观鸭嘴兽馆。可是,可是,在馆内昏暗的光线下,阴暗的池子里愣是啥也没瞧见!后面进来的人们也都一个个傻愣愣的大眼瞪小眼,大呼上当。于是只好拍了一张介绍,聊以慰籍。
对了,赫赫有名的小飞侠 Peter Pan!小时候玩过街机么,小飞侠打海盗,呵呵!这尊雕塑由市议员 C.E.Jeffries 于 1926 年赠送给墨尔本市。
苏门答腊虎(Sumatran Tiger,学名 Panthera tigris sumatrae)是一种濒危动物,目前仅存于苏门答腊岛。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这种虎也是独来独往的,以野猪、鹿、爬行动物和鸟类为食。它们喜欢在夜间,临近河边的地方捕食。这种虎是很优秀的游泳健将。正因此,在热天它就钻到水里保持身体凉快。雌虎一胎产 2 到 4 只幼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座具有浓郁傣族情调的竹楼。其实说是傣族也只是我这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厢情愿的想法。准确的说来,这种竹楼应该广泛分布于印度支那,比如泰国。
竹楼里,是各种关于亚洲象的介绍。注意看下图这个淡蓝色的保温瓶!这可是 60 年代我国输出革命时的产物!
这幅图显示的是象身上的神经点,也就是所谓 “Nila”,猜测大约相当于人身上的 “穴道” 吧!从前的训象师利用 Nila 来控制大象,如今的训象师则使用声音的条件反射来控制。
走过大象小径,便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一栋小小破破的屋子,里头摆了很多的动物标本,而且甚至还有语音电脑!真想不到啊。仔细看说明,原来这里曾经是一位叫什么 Lau(估计是华人)的博士研究动物的地方。想来这里从前应该是人迹罕至的吧!
绕了一圈,回到了刚才出发的地方。这时候才注意到远处的树上有树袋鼠出没。(Goodfellows Tree-Kangaroo,学名 Dendrolagus Goodfellowi Buergersi)这种袋鼠在野外很难看到。它们用长尾巴在热带雨林里穿行。对于它们的习性我们所知甚少。主要栖息地:巴布亚新几内亚。
接下来又是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国人人见人爱的考拉。说到考拉,真是惭愧,来这里一年了才是第一次看到。记得从前每次和老同学老朋友聊天都要问我看到考拉没有,大约大伙儿都觉得这里遍地都是考拉袋鼠吧……这个想法其实和澳洲人觉得中国到处都是熊猫一样可笑……更有趣的是,澳洲人其实并不特别偏爱考拉,连玩具店的绒毛玩具,都绝少有考拉的,除了专为外国人提供的邮局、纪念品店等地方。曾经到 Chadstone 这么大的超级购物中心去买,玩具店的甜甜美眉告诉我,澳洲人不喜欢考拉(玩具)!这、这……可能就跟大部分国人觉得熊猫绒毛娃娃没有米老鼠公仔来得好玩一个道理吧?
扯得没边了。回到正文。下面这些照片,是我在灌木丛里蹲了半天,尽最大可能接近它才拍到的。挑了两张清晰版,很是辛苦哦。要是有个 10 倍放大的镜头就好了……
鸸鹋(Emu,学名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主要栖息在除东部地区外的澳大利亚全境。它们以草、果、叶、花和昆虫为食,独居,仅在交配时才成群结队。雌性一般产 20 个蛋,然后,让全体女同胞精神为之一振的是,是雄性独自抚养幼禽长大。鸸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 48 公里。
红袋鼠(Red Kangaroo,学名 Macropus Rufus)。雄性一般是砖红色,雌性是蓝灰色。不过根据栖息地的不同也有所不同。红袋鼠是最大的有袋目动物,主要在澳洲中部繁衍。有时在黄昏和黎明,会有一大群高达 300 头的袋鼠聚集在一起吃嫩草。
事实上还有别的一些有袋动物,比如袋鼠岛袋鼠(Kangaroo Island Kangaroo)、塔斯马尼亚沙袋鼠(Tasmanian Pademelon)和黑脚岩石小袋鼠(Black-footed Rock-wallaby)。袋鼠岛袋鼠仅在澳大利亚西部的一个名为 Kangaroo Island 的小岛上生活,是西部灰袋鼠的一个亚种,塔斯马尼亚沙袋鼠则已在澳洲大陆绝迹,只在塔斯马尼亚岛有少量分布。它们在夜晚活动,掘食草类。最后的那种则在多石的岩石地区活跃。白天日照强烈的时候这种小袋鼠就躲到荫凉的地方,凉爽的晚上则出来吃草、叶和果。
低地大猩猩(Lowland Gorilla,学名 Gorilla Gorilla Gorilla,汗啊),一般 7 到 20 头一起共同生活在非洲西部象牙海岸附近的雨林里。长大以后非常有力,以四肢爬行。白天觅食,主要吃素。晚上则睡在地面的巢穴或树间的地方。
黑白间隔纹狐猴(Black And White Ruffed Lemur,学名 Varecia variegata varegata),主要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雨林。早晨和黄昏觅食,食果、蜜、籽和叶。它们常以响亮而低沉的声音来捍卫领地,分隔种群间的界限。
狮尾恒猴(Lion-Tailed Macaque,学名 Macaca Silenus),世界仅存 400 头。主要生活在印度西部,平日里花费大量的时间觅食。主食水果、昆虫和花。通常一个猴群由 2-3 头公猴,几头母猴和它们的子女组成。
山魈(Mandrill,学名 Papio Sphinx),色彩斑斓的屁股是它的一大特色哦!主要分布于中西部非洲,喀麦隆南部,赤道新几内亚,加蓬和刚果。关于山魈有很多未尽之谜,详情请参阅链接。
p.s. 原本想贴自己的照片,不过被好几个 mm 打击后的结论是,胖了,当年的帅哥形象荡然无存,严重伤透了 mm 们的心。因此还是不发了……
通过这次游览,尤其是用相机记录下这么多的动物,回来以后为了写 blog 又去查阅了这么多的资料,可谓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啊。希望这三篇游记,也让大家的知识面有所拓宽。
哇~~~坐阳光 GG 的沙发哦~~~~~呵, 第一张花很漂亮, 收了, 那个酱紫的-_-长颈鹿也好好玩~~图没看完, 发完 re 接着看~~
每次打开 GG 的 blog, 机器就象受刑一样, 页面要刷新 N 次才行~`哦~~什么时候才可以用上宽带......
@玥佳Re 阿九:嗯我已经采取措施尽量解决这个问题了。从今天开始我把主页面的文章数量缩减到 5 个。其余往期文章链接都放在最下面供查阅。
喜欢第二幅那个斑马~~~好帅哦~~~虽然只是个背影……(怎么觉得我像个花痴似的在说某帅哥¥~#@%*·¥%……)我喜欢马~~~~
那个树蛙简直就是青椒嘛!我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你都能把参观的顺序记这么清楚美好时间,后来觉得是参考了照片的顺序。那动物的名字呢?是不是动物园有小册子啊?
Re 水:动物的名字,当然是我参观的时候用心记的啦!还有写文章时候在网上查的。你看我一般每种动物都有个参考链接来着。动物园小册子上哪有这么详细……
@S̆̈啊,好像是有这个功能吧!我没有研究过,其实研究过一会了,没怎么懂。什么时候详细请教一下你吧,暑假旅游的时候好好利用!!ps,我的是 SONY P10。
@晃Re 晃晃悠悠:我喜欢这个昵称,呵呵。嗯,我的确是在忙着应付考试和作业。还有五个大作业要做呢!一个 Linux 服务器报告,两个 Java 大程序,一篇 5000 字论文,一篇 1000 字 reserch paper。还有一个 unit test 和三个 final exam。晕啊。这几天处于崩溃的边沿。这个月就没睡好觉。
@S̆̈看到你来过了,所以临睡前过来逛逛:)竟然有这么多的作业要做,-_-!!! 擦把汗先这个昵称以前常用的,大概是生活的一种写照吧,qq 上叫晃晃,因为我弟弟挑走了悠悠,哈哈。注意休息啊,听听舒缓的音乐,偶尔放松一下也不失是+U 的一种策略,嘻嘻。愿阳光一切 ok,等待你回来^^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