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东村古村落

admin · 2022-12-31 21:33

西山东村古村落

  西山岛北,有古村落东村。其 “东” 并非方位,而来自传说——秦末汉初,“商山四皓” 之一的东园公隐居于此。

  古村村口有徐家祠堂美好时间,面积达一千平米,为乾隆十三年(1748 年)由儒商徐联习主持建造。文革时遭破坏,现存前厅为原构建筑,雕梁画栋。2011 年公布为江苏省文保单位。

  祠堂内原有立于乾隆六十年(1795 年)的 “徐母殷孺人节孝题词” 等条石二十多方,其中有刘墉、纪昀、翁方纲为殷氏题写的祭文,但文革中均被毁。2009 年重修时发现了保存完整的乾隆年《东园徐氏祠堂记》碑,以及半块刘墉为殷氏题写的 “贞寿毓贤” 碑。

  祠堂门票 ¥20 元,但许是节日,今日 ¥10 元。门票正面,“徐氏宗祠” 匾额与上面实地照片位置不同,仔细观察了一下,门票上应该是为了醒目而 ps 上去的,真真笑煞我也……

  敬修堂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 年),占地近 2000 平方米。西山现存最大的一幢古宅。创建人为徐联习,清乾隆年间的知名儒商。据说乾隆下江南时,曾在这相识了一位姓殷村姑,两人一见钟情,不久殷氏怀孕,因她是汉人,不能入宫,乾隆只能让她假装和敬修堂富商徐联习之子徐伦滋结婚,徐伦滋奉命和殷氏姑娘拜完天地就离家做生意去了,至死也未见过名义上的正室夫人一面。殷氏与乾隆生下了一个女孩,乾隆六次到苏州,每次都从木渎乘船到西山的敬修堂来,在船上和殷氏母女秘密相聚,并派人在她们居住楼下的落地长窗上,雕了 12 条不同形状的龙,表示皇帝自己每个月都在陪伴她们母女俩。

  义门,是巷子里一座遮风挡雨的木门。原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 年),由里人募捐建成,方便过路客商休息避雨。至当代已破败不堪,于是在 1998 年秋,由退休老人李根林出资重修义门,金戈影书匾记之。

  危房曾是讲究人家的居所,因墙中有泰山石名 “山海镇”。如今屋已不存,不知这户人家是出走了,还是老无所依?

  回到主街。街两侧有不少苏州市历史建筑,只是看着都很破烂了。这绐(dài)衣堂的外面,不知谁写了《陋室铭》?倒是很应景儿——“绐” 的本意是 “破旧的丝”。()

  村子中央有朱耀荣小店,在地图上也有标注。大概是当地比较有名的店吧,墙上还有公用电话的标记。曾经,有公用电话的地方是村子里最重要的社交场所。一旁的高大门楼是历史建筑源茂堂。

  栖贤巷门座落在西山岛北部的东村栖贤巷东端,面对太湖。巷门座南面北,东侧为村民徐荣贵宅,西为徐干丞宅,北沿主街,南为深巷,可通村外后山。东村,相传曾是秦末遗民商山四皓之一——东园公隐居之地。当时东园公经常出入的一条巷,后人称栖贤巷。该巷门的创建年代无文字记载。据东南大学潘谷西先生考证为明代建筑。1986 年 3 月 25 日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1990 年吴县城建局园林处修缮时,更换了部分木构件。2002 年 10 月 22 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还是江南太富饶了,这个西山岛独立太湖之中,却有大桥相连,开发成旅游小岛应该还是很有前景的。只是江南周边休憩之地太多了,不缺这样一个小岛。

  古村其实很有历史意义,就是当下很多古村被当地开发后,变成了销售物品的附属,并没有将重心放在古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上。

  至今还是不太理解文革时为什么毁坏这么多的文物~这革的是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跟资本主义并无分毫关系

  @拾风初衷是防资本主义复辟,打击党内修正主义,部分人就浑水摸鱼,借文化革命之名,行抢劫报复之实,最终超出了顶层设计的心理底线,只能草草收场。美好时间

文章推荐:

追忆㈢初上墨城

与老牛走墨城上

Vires Acquirit Eundo

无锡夏之初体验

薛祖康民国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