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同事总是抱怨自家孩子没有进取心,成绩一直在班级的中游浮动。同事是个做事很有进取心的人,每年评先进的时候都很用心,可是同事不明白如此要强的自己却生了个很没有进取心的孩子。一天,同事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想要和孩子好好聊聊,可是同事一开口,孩子就很不耐烦地说“妈妈,成绩中等挺好的,至少没有垫底,这样也不至于太丢脸。”同事被孩子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
同事不想放弃,于是坚持说道“你看邻居家的孩子怎么就考了个第一名呢?他妈妈每次出门的时候都很风光。”孩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妈妈,你不是说做人不要攀比吗?我现在的成绩中等,既不会出风头,也不会被歧视。”
同事对此很是无奈,看着孩子一副“你要淡定”的表情,心里不住地嘟囔“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
在19世纪末的时候,美国的研究学者曾经进行过这样一项实验。研究人员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之中的时候,青蛙反应灵敏地跳了出来,实现了完美的自救。
而当研究人员把青蛙放进温度舒适的温水中时,青蛙没有跳出,而是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泳。随后研究人员慢慢地加热水温,等到青蛙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它已经很难再继续灵敏地跳出来。
当孩子身上出现明显的懒惰心理时,孩子很容易会表现出懈怠的行为表现。偷懒的心理让孩子更加倾向于保持现有的状态,而缺乏努力的动力,懒惰让孩子沉迷于舒适区,进而不愿意主动地去发生改变。
没有目标的生活让孩子充满倦怠感,没有目标的催促,孩子会更加倾向于满足于现状。没有目标的指引孩子很自然就会认为保持现状是无可厚非的。孩子没有奋斗的目标自然就会不愿意行动力。
当孩子认为自身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极限,眼前的状态已经是自己的最佳状态了,那么孩子也就不会再有继续提升的毅力。孩子会满足于眼前,并且对于自己的能力提升缺乏热情。
孩子对于现状的过分满意,使得孩子的行动力表现上出现了后劲儿不足。孩子身上缺乏行动力的支撑,对于目标的实现表现出十足的倦怠感。孩子满足于现状,自然就不会再有行动的热情。
安于现状使得孩子的成长格局受到了限定,孩子看到的只是井口那么大的天地,但是因为格局的限制而以为这就是完整的天学习进取。影响孩子成长方向的除了能力、天赋外,格局意识也非常重要。
当孩子在目标追求的路上稳步前行时,孩子对于生活是充满热情和期待的。但是当孩子停下了脚步,选择安于现状时,孩子对于目标的追求就会有所停滞。孩子没有了方向自然就会在路上迷失。
进取心会让孩子更加有行为的主动性,让孩子更加能够有目标感。相对于父母的督促,孩子身上的进取心会让孩子更加有自我提升的积极性。
此前多多在某世界级别的钢琴大赛上拿到了5个一等奖,这个邻家小妹妹一样的小女孩子成了很多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长网友们纷纷感慨,佩服黄磊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黄磊多次在访谈中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更多时候是以尊重为基础的,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在一次游泳比赛中,黄磊在多多身后保护着她,在他替女儿拨开障碍物的时候,他仿佛明白了父母教育的目的。“让孩子往前游,只有必要时出手。”
当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时,激发孩子心中的热情便会让父母的引导事半功倍。当孩子对于兴趣爱好抱有热情开始自发地去为之努力时,这是任何引导督促都很难企及的。激发孩子心中的热情会让孩子更加懂得进取。
当孩子意识到周围有很多的同伴他们都很优秀,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努力提升自我。孩子想要和他人一样,便会更加有进取心。这其实是一种恰当的竞争力的体现,在竞争关系的影响下,孩子更有提升自我的主动性。
合理的期望会让孩子更加有目标感,父母的预期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这些信任让孩子更加有自信,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去达成的,孩子对自己少了一些怀疑,自然就更加能够勇敢面对。
拥有进取心的孩子总是在行为表达上更加有主动性,这让孩子受到一种正面的助推力,让孩子更加能够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和意义。孩子自发的努力远比父母的强势催促更加有成效。大家对于孩子的进取心培养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