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博物馆碑林

admin · 2023-01-03 08:10

大理博物馆碑林

  时间美好与你弘农氏故千户护碑,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年)立,原立于海东镇。大理杨氏自称弘农氏,千户为元代官职。

  张慎兴神道碑,元代,原立于五华楼旧址。阴刻主体梵文,居中书汉字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追为亡人张慎兴神道”。

  追为亡人杨昭宗神道,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 年)立,原立于五华楼旧址。杨昭宗,大理巨族杨氏之后,生前习通经史,任蒙化州学训,因得罪州牧段兴,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被戮身亡,年仅二十七岁。

  大理路兴举学校纪碑,元代,原立于五华楼旧址。据说该碑由官西台御史、集贤院大学士、荣禄大夫的郭松年所立。

  加封孔子圣诏碑,元大德十一年(1307 年)立,原立于五华楼旧址。诏文中加封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

  布鲁罕碑,元代,原立于五华楼旧址。正面刻 “兀鲁氏蒙古军官和尚嫡女亡妇布鲁罕之墓”,是元初忽必烈统一云南、戍守大理的实物资料。

  扬俊昇碑,大理国,原立于五华楼旧址。碑阴刻梵文经咒,右刻墓主扬俊昇生前官职 “衡鉴君国谏议大夫扬俊昇”,左刻封号 “谥曰释龟儒镜圆悟圀师释照明”。其中封号的 “國” 字写为 “圀”,是唐武后时期的写法,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有意思的是,扬俊昇是后面《大理国故高姬墓铭》的撰写者。

  大理国故高姬墓铭,大理国,原立于五华楼旧址。高姬,名金仙贵,为建德皇帝大理国第十六代王段正兴之外孙女。碑文撰写者即为上述之扬俊昇。

  故溪氏谥曰襄行宜德履戒大师墓志并叙,大理国,原立于五华楼旧址。记述大理国名医溪智世代行医,其先人出于 “长和之世,安国之时”,印证了南诏权臣郑买嗣所建大长和国并有 “安国” 年号的史实。著《脉决》要书,并救过安国公主之命,大理国国王段智兴对其进行过封赏。

  高兴兰若篆烛碑,大理国定安四年(1198 年),原立于挖色镇高兴寺旧址。这是大理地区最早的寺庙碑,记述了大理国兴建高兴寺弘扬佛法的过程。

  三灵庙记碑,明景泰元年(1450 年)立,原碑立于大理喜洲凤阳村三灵庙内。五峰兰雪道人杨安道书并篆额,白族石匠杨宗刻字。

  明故四川按察使佥事张公墓碑铭,明代。由杨士云撰,杨南金篆额。墓主人张云鹏,字天翼,大理市喜洲镇洪坪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 年)进士。先后任大理寺左评事,因得罪太监刘瑾被贬宁远县丞。刘瑾被诛后,召为刑部山西司主事,先后出任和州同知,九江通判、四川按察司佥事。嘉靖六年(1527 年)卒于任所。

  检庵隐寿翁碑,明嘉靖十一年(1532 年)立。由正德十二年(1517 年)进士、兵科给事中的白族名士杨士云撰文。

  明敕封杨母阳氏墓志铭,明隆庆二年(1568 年)立,原立在喜洲镇弘圭山墓地。碑文为表彰名士杨士云之妻阳氏所颁的敕命。

  地藏院记,明万历七年(1579 年)立美好时间,原立于崇圣寺。大理著名文学家、理学家李元阳于八十三岁时书。

  禹碑歌,明嘉靖十六年(1573 年)立。原迹在衡山岣嵝峰,故名岣嵝碑,已无存,因其颂扬大禹治水,亦称禹碑、禹王碑、大禹碑,各地多有传拓。此碑为释文,由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在谪戍云南时书写。

  陕西兴安府知府秀峰赵公墓志铭,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立,原立于喜洲镇弘圭山。墓主赵廷俊,嘉庆十年(1805 年)进士,与林则徐相知交好,故墓志铭由林则徐亲撰。

  训饬士子文碑,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立,原立于大理文庙。首部中刻 “御制” 二字,碑文右行为康熙所撰。

  新建挖色城池记碑,明清年间立。此碑一大特色是碑阳为刻于明嘉靖六年(1527 年)的《创建太和县学文庙记碑》,碑阴刻为杜文秀起义军刻于同治五年(1856 年)的《新建挖色城碑记》,两碑文相隔 339 年,因同时涉及明末创建太和县学文庙以及清末杜文秀起义军在大理挖色镇修筑城池一事,故显得尤为珍贵。

  山花碑亭,亭中矗立着镇馆之宝——山花碑,全称 “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原为直立镶嵌于大理市喜洲镇庆洞庄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此碑立于明景泰元年(1450 年),为明代大理著名白族文学家杨黼所撰。

  碑阴刻有《圣元西山碑记》。碑阳由二十首山花体组成,使用汉字记白族语,需用白语朗读。山花体是白族传统诗歌排列行式写成的 “三七—五体” 诗,句首三句七言,一句五言。

文章推荐:

神州漫游 旅行漫记

参观明斯克航母

惠山挽秋尽金甲

镇江博物馆青铜

一路向西去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