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学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行动的问题,首先从思想根源入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学习进取,进一步加大思想宣传和干部教育力度,引导干部积极主动工作,既有放开手脚、迎难而上的决心,也有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勇气,还有攻坚破难、开拓新路的思维。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岗位实际,把贯彻落实好中央要求化为具体行动,紧盯发展目标,制定落实方案,分解细化任务,明晰操作路径,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二是加强干部考核,约束干部行为。要加强组织部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通过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考核班子和干部等方式该生在思想上积极进取,了解干部的日常表现。注重日常考核结果的运用,将日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调整和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中发现有消极被动、畏难退缩、“等靠要”思想的干部,组织上要及时给予思想教育,敲响警钟。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原动力。干部激励机制是干部实现既定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工作体制下,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实施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并与奖惩挂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干部积极性,但因考核体系不完善,“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受职数限制,干部提拔和晋升等激励空间有限。干部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效果低下是比较凸显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认真研究健全多种渠道,且富有实效的干部激励方式,使广大干部内生动力,激发干部想事、干事、干成事的原动力。
四是疏通干部出口,淘汰不合格干部。事在人为,业在人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因此,面对三期叠加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那些消极等待、坐而论道、极端缺乏责任心的干部,经诫勉谈话后仍不改正的,组织上要及时进行调整,树立正确的用干部导向;对于延误工作时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给事业带来损失的干部,要严肃查处,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以儆效尤。(绵阳市青莲小学 刘琳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