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主题都是新冠,因为这个东西让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平时根本不用做的事情,比如蹲点囤药、蹲点囤物资。蹲点囤物资,如果是吃的那还可以慢慢消耗掉,但如果是囤药,最终可能根本用不上。花费的所有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花费了个寂寞。唯一买回来的是安心,不用怕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没有。我是一个习惯了未雨绸缪的人,所以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总会多做一些准备,但是有些事情这是我没料到的,比如N95口罩。
在放开之前,N95口罩很好买,而且也很便宜。特别便宜的那些可能一块多就可以了,一般便宜的那些两块钱也OK。之所以我没想过要囤N95口罩,是因为我觉得我用不着那个东西,因为我觉得戴上N95口罩以后,我呼吸都不顺畅了。之前单位发过N95口罩,当时不知道发来是干什么的,反正就放着。前两天单位又发了N95口罩,而且是更正规的。然后我就知道估计有新东西要颁布了,结果就在同一天,办公室要求所有人都得佩戴N95口罩。本来那些东西囤着放在这里,家里有需要的话直接拿回去或者寄回去就可以了,但问题是如果在上班的时候都得戴N95口罩,我就只能把口罩留给自己。除非我一个口罩戴好几天,与其把一个N95口罩戴好几天,还不如每天换一个医用外科口罩,于是这就直接导致了家里如果有需要N95口罩的话,我必须得买。但这个时候,N95口罩都很紧缺。很贵是显然的,而且绝大多多数都是些根本叫不上名的品牌。那些叫得上名的品牌的一律没货。所以我该怎么办呢?最后我妥协了,没有买N95口罩,买了KN95口罩。我不希望那个口罩真的能防住些什么,但起码有了那些就解决了去医院必须得带那些的要求,所以说戴KN95口罩也好,戴医用外科口罩也好,的确是有一定的防护功能,但更多时候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现在买东西除了浏览筛选给钱以外,以前最不用担心的物流现在也会成为为拦路虎。12月19日我的体温计已经到了东莞分拨中心,但韵达卡在了那里。12月20日。我的白云山感冒灵已经到达了麻涌,下一步就是分派投递员,但问题是中通也卡在了那里。那些物流都经过了千山万水,从外省好不容易才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但是物流在你家不远的地方瘫了,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好像之前我的4桶兰州拉面停在了邮政的投递点,那个包裹已经走完了90%的路,已经到达麻涌了,但是那最后10%的路程,我足足等了一个星期。最后邮政的人打电话过来跟我说包裹的纸箱坏了,我跟他说,不管里面的东西还能不能吃,你先把那个包裹拿过来,我跟卖家沟通。所以如果是防疫物资选好了,给钱了,最后能不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到你手上那还得看运气。看到底用的是哪个快递,那个快递送你那个包裹所要经历的那些地方有没有瘫痪。哪个快递是最有保证的呢?现在谁都说不好。以前闭上眼睛顺丰肯定没问题。邮政虽然走得慢,但是还是能按时到达,但现在所有的这些都得打个问号。如果物资采购不抛给网店抛给快递,哪怕你自己到附近的实体店购,你还是什么都买不到。
我完全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快克居然在周五的中午送达。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者,但起码快克在我发烧之前送达了。在路上的还有感冒清热颗粒、众生丸、白云山感冒灵、维生素C片、体温计、洗鼻器……
昨天我才知道,原来有一个叫做华东电子的东西,他们是专门做港口相关的。有硬件有软件,都是针对港口的业务开发的,溜了一圈以后我发现,绝大多数港口系统貌似都集中在集装箱方面。无论是有人值守的,还是无人值守的。散杂码头的也有。但是相对于集装箱码头来说,散杂码头的系统好像少一点关注,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一开始搜索的是堆存费的计算,结果发现基本上所有解释都是针对集装箱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集装箱无论再多,一个箱就是一个单位,但是散货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而且会有损耗这种事情。有可能进去的时候花了很多天,但后来一次就出完,又或者是进去的时候只花了一天,但是出去的时候拖了很长时间。怎么才能精确到最后一个单位,确定它的滞港时间呢?实际上就是一个先进先出的问题。
说起物流。估计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些现代物流的快递仓库。仓库很大,机器在飞驰,可以完全没有人参与。虽然那些跟集装箱不一样。物件有大有小,但是始终是以件为单位的,不会出现完全散货的那种很难计算。所以是我想太多了,散货真的很麻烦,还是说实际上跟那些必须要纠结出具体某个货物的滞港时间实际上更难。有这种疑惑,我觉得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到某个地方彻底了解别人的系统,但显然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人家怎么会把家底晒给你,所以应该通过什么渠道才能获取这些信息呢?我找到了一篇2017年的硕士论文,讲的就是码头的结算系统,但那只是一个硕士论文,并没有配套软件,我甚至没有看清楚最后那人有没有做出一个软件。之所以有这种疑惑,因为我觉得读书归读书,那些人毕业的时候也就那样了,毕竟那就只是为了搞个文凭,而且那个硕士还只是一个在职研究生。研究生也好,博士生也好,通常大家都默认搞个软件出来就非得以一个团队为基础。虽然其实,如果是全职研究生的话,他的手下怎么也得有两三个本科生。我不知道计算机类的研究生是怎样的,起码工程类,食品工程类的研究生,我能理解他们毕业的时候做过些什么。项目虽小,但起码那都是自己弄出来的,至于有没有实际的用途,很难说,但起码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又或者少数几个人的力量就能整出来。有些东西可能会过于简单,而有些东西则是非常专业,所以根本没必要用偷,又或者是想偷也无处可偷。
昨天上午我才跟我的同事谈起港口作业里甜蜜的烦恼的问题。才过了不到一个小时,领导就把我找去谈话,谈的内容就是这个甜蜜的烦恼。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起过这个东西。也没有人问过我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所以领导不开口,是不能随便说的。通常我们默认的是,这些高端操作得由领导做顶层设计,但实际上,领导也是人。我觉得很烦恼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就一定可以顺利摆平呢。他不过是比我活多了十几二十年而已。现在我们遇到的事,他们之前没有遇到,又或者说即便遇到过,量也不算很大。逃避不去面对这个问题,一直得过且过肯定不是一个长久的方法。这种问题很普遍,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必然会遇到。每当说起我们单位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新规定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其它港口企业也这样的,但是当人家用顺理成章的方法解决这些潜规则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就说我们的性质跟他们不一样,不能参考呢。
有些事我觉得,可以自己死磕,但有些事,尤其是关系到大家安全的事,必须得找出个规范的解决方法。
昨天在天猫超市看中了2件商品,一个是22.86元4*500g的蓝月亮洗手液,一个是16.9元满两盒打五折的进口全脂牛奶。这两个本身自己的价格跟超市特价的商品是差不多了,但问题是天猫超市还有各种满减的叠加,99-15,199-30,299-50,除了这些叠加以外,app还有各种各样的红包,什么双12的惊喜红包、超级红包、淘金币、天猫的红包雨、天猫的私房红包、天猫的舞台红包…… 如果我再纠结一下天猫超市,估计继续能翻出超市券什么的。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如果只是买小东西最终付款经常是白菜价,甚至不是四舍五入,是直接就不用钱。
天猫超市跟实体超市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购买的量通常很大。在实体超市买洗衣液通常是用瓶去算的,一瓶也就2-3公斤,但网购通常是用箱去算的,一箱通常就已经5公斤或以上了,而且通常第二箱才可以把优惠最大化,所以这就意味着一囤货就会很多。如果是一家人使用,非常划算,但如果只是一个人使用,根本没法整,一个人的时候就意味着经常要跟身边的人拼单才能解决问题。网购的东西洗衣液是以箱为单位的。洗手液实体超市通常单瓶卖,顶多双瓶,但网购起步就是4瓶甚至6瓶,这还是一组而已,跟之前的洗衣液一样,最大优惠是2组,所以想薅到羊毛,又得多想想了。之所以这样,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买得少的话还得考虑运费和包装费,小小的东西,运费可能比商品本身还要贵,本来价格就很低,各种叠加之后根本没法玩了,而且不是以他们已经设定好的单位销售,还得考虑包装成本,箱子那么大,为了里面的一点点商品还得塞很多填充物进去,大箱子是个浪费,里面的填充物也是个浪费,但如果是以固定包装单位销售,出厂就已经那样的,最后的选货只是贴张纸上去那么简单,可以节约很多人力挑货、合并、包装的成本。节省了人力,也节省了时间。我昨天晚上接近12点下单,理论上订单告诉我明天才送到,结果今天早上就看到已经在最后环节的配送中了。整个物流环节非常快,收货快意味着资金回笼也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默认了网购必然意味着量大。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的东西意味着送货极速。京东我是会员,已经不需要考虑运费,但天猫超市我还是得想想运费那些事,除非我凑单上了聚划算商品。
即便我们觉得自己已经算得很精很细,但实际上还是拼不过商家。但如果已经觉得很划算,已经符合、甚至超过自己的预期,即便没做到终极优惠也已经不重要了。
网购多了学习进取,遇到的奇葩事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干的奇葩事也越来越多。比如说,记得从前为了买一个电子秤,我在京东买了又撤撤了又买,足足三回,最终我也不是在京东买到的,而是去天猫买了。因为天猫的价钱比京东便宜了几块,而且还包邮,如果是京东,我还得考虑怎么凑单。昨天我也干了这么一件奇葩事,上午,我在天猫买了米兔积木。在我下单的时候,指尖积木广州没货,只有北京以及那里附近的省份有货。到了晚上我再去看那个指尖积木的时候,发现广州终于有货了,有28件,但每人限购五件。那个东西要买150块才包邮,9块9的东西要买150块太难了。天猫有货,但小米商城还是没货,京东我更不奢望会有,因为之前它连卖那个货品的页面都没有。我先去看了看我早上的订单,付款超过12个小时,居然没有物流信息,没说已经发货了。于是我就大着胆子第一次在天猫那里退款。之所以退款,是因为我看到指尖寂积木,那里说满150块包邮,本来我的米兔积木就199块,再加五个9块9,肯定包邮。所以我大着胆子把上午的订单设置为了退款。退款以后,我又下单了五个9块9的积木和一个199的积木。结算的时候才发现,还是收了我十块钱的运费,真搞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在某个小店买单品的时候是包邮的,但是当我加上其他东西后就不包邮了。看到这个状况,我肯定不下单。接着我回去看那个我已经退款的单,我想取消退款,但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可操作的地方。因为已经在天猫折腾了一番,所以我去了小米商城下单了米兔积木,因为我默认那个退款的单子是不会再有然后了。
让我觉得非常惊讶的是今天早上8点多我就收到小米商城的信息说我的订单已经在派送。让我吃惊的是九点多已经派送到单位了。当时我觉得很兴奋,但是当我进去淘宝看了一下以后,傻眼了,那个申请退款的单据然也派送成功了。想都不用想,两个单肯定是出自同一个库房,走的都是顺丰,还是同一个快递员派送的。对比两个包裹的时间,几乎任何环节都是完全一致的。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该不是小米商城和天猫上的小米旗舰店实际上是同个单的操作吧。但这不对劲啊,明明昨天晚上我申请了退款的那个单,现在退款的那个按钮又出现了,往后还有派送成功。解释只能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取消了我的退款,而且没有给我任何解释,那个物流按照之前的程序继续走下去。如果昨天晚上我不是看到物流根本没有信息,我不会想到要选退款,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在两个平台下了两个订单的情况。于是我第一时间就去找天猫的客服。之所以犯错是我觉得非常有可能是他们接单以后实际上已经做好各种准备,只等快递公司去揽收,但是他们却没有及时去天猫做卖家已发货那一步,所以作为买家根本不知道他们已经完成操作。从另一个层面说,如果他有留意买家的信息,发现买家已经要求退款了,怎么还会继续发物流呢?问了客服以后,这个操作可能因为这个商品本来就有买运费险,所以退货的那个运费不用我出,当然商品他们也要全额给我退款。我要做的是打电话给快递员,叫他去单位把那个快件收回。我还得打电话给单位的保安,告知他们快递员将会有这个操作。虽然今天遇到了这种奇葩事,但整个流程走下来,算是比较顺利,虽然在12小时之后,我还没有收到确定退款的信息,估计要等物流再把那件东西运回小米的发货地,然后我才能收到钱。
为了那个9块9的指尖积木,我真的折腾了一大番,而且还是用接近两百块钱去折腾。折腾完网店以后,今天我去了小米之家碰运气,想看找不找得到指尖积木,结果发现实体店里面大把。我拿了八个去埋单,买完以后才发现价格好像不对。回去找他们,他们拿起单才发现,我买的是八个,但是却收了我九个的钱。退是肯定可以退的,但我也懒得那么做了,直接多拿一个。
折腾得如此彻底的小米经历,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不过那个让我费尽心血的9块9指尖积木还真挺好玩。
双11实际上是一道很高深的数学题,因为需要考虑到推测因素太多了,而且不管商家在减价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先提价再打折,光说购物券已经让人很头痛。如果只是几毛钱几块钱抢回来的红包,真的没多少赚头,主要折扣来自于那些所谓的购物券。红包是无门槛使用的,但购物券实际上是一个强迫消费。因为跟实体店的购物卷一样,都必须得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使用一定的数额,所以即便你有再多的购物券,你没买到一定数额还是用不了,而且不同店的门槛不一样。有些是满200,有些是满300,有些是满600,必须门槛一样的店才能合并使用。在一个店里买够两三百,如果那只是一个杂货店,显然这很难做到。即便是多个杂货店联合,实际上卖的东西也都差不多。于是就进入了一个花钱的怪圈,满200可以用30购物券,实际上不过是给你打了一个8.5折。如果各个店的优惠其实是没有,你必须得花175块钱才能拿到那个8.5折。为了凑了两百块钱,买了一些其实你不需要用的东西……所以说这样的规定其实是一个消费陷阱,为什么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会在双11这天疯狂剁手不能自已,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为了眼前那一点点的利益而忘记了我们本身的根本需要。
双11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必须要在那天去买。因为很多人都扎堆在那一天,所以前几年双11之后的物流非常慢,但近一两年已经改进了很多。对剁手党来说,双11是狂欢的代号,但对快递小哥来说,他们会为此绝望地忙疯了,虽然也会有一些额外收入。估计很多人也会跟我一样,宁愿不要那么多钱,也不想忙成一只狗。虽然我们知道双11有很多猫腻,但是我们还是控制不住,要一起狂欢。不到最后时刻,你都不知道电商还会放出什么优惠大招,比如说购物券这种事,在11月1号之前,是没有出现的。在11月1号之前,已经出现的抽红包、捉猫猫,实际上能获得的红包数量非常少。以我自己为例,在今天之前,我的红包才5块8,但是今天一个早上突然间就多了4块钱。这是因为他们突然间放出了大牌购物券,那里的抽奖、那里的红包要比之前的大很多学习进取。当然你不能在这些事情上奢望太多,因为第一次去做的时候通常会有新手的运气,而且他们也抓住了用户的这种心理,所以第一次游玩的时候肯定获得的优惠比较多,当你觉得这有利可图,不断陷进去以后,结果是徒劳的。比如说捉猫猫,头一两天你能做到三个五毛钱的红包,第四第五天你能做到两个五毛钱的红包,但往后,你一个红包都不会再捞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马云是让你认识双11有哪些品牌在搞活动。因为那个红包打开的时候必然要跳到商家的页面,于是很自然地你就会去逛一逛,然后莫名其妙地就又有了新的购买欲望。明明我们知道很烦,但是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去接受这种规则。最大的获益者肯定是马云,其实相对于他来说,我们几乎可以说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我们只是成为了他销量破记录销售额创新高的星星之火而已。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