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会议强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在提高质量上下真功,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防止形式主义。
开展党员教育,是强化广大党员党性意识和纪律意识、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需要。然而,目前在党员教育培训中,有的地方不重视党员培训,紧一阵、松一阵,为应付检查紧急“学习”;有的培训党员重形式、轻落实,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针对党员教育培训,只有少一些的形式主义,多一些踏实开展,才能使培训内容被党员所接受,最终达到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的效果。
一、“分类施教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确保党员学习积极性。”在党员教育培训中,要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特点,不能“一刀切”进行培训,不仅不能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更容易造成学习与应用脱节。要坚持缺啥补啥的原则,对培训内容要进行差异发教育应人施教。诚然目前从乡镇基层党员来看,党员学习意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所以应该加强理论教育,结合本地镇情学习进取、乡情切实提高基层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形式多样,增强吸引力”。学习方式的单一、枯燥的往往容易导致党员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不愿参加,发牢骚。所以我们要通过实地调研,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集中培训、组织生活或实践锻炼。同时,在培训中要避免长时间生硬的理论灌输,要控制培训时间。诚然,另外组织形式也可以更丰富,可以把党员分成若干党员小组,分组学习以能提高党员的积极性。
一言以蔽之,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是直接面对基层党员,只有少一些形式主义。接“地气”,才能使培训内容被党员所接受,最终达到提升党员能力和素质的效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