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之战》从第一季的豆瓣8.3分,到第二季突破飙升到9.3分,斩获两项金球奖和五项艾美奖,高开高走精彩生活,走势口碑节节攀升,可以说是HBO现在当之无愧的台柱子。
这是一部商战版权游,展现给我们关于国际媒体业界巨鳄Roy一家的故事,围绕着谁来继承大统展开一场又一场的家庭内部纷争。
大儿子常驻农场,过着逍遥避世的“绿色生活”,什么都不管;大女儿一心想在政坛占有一席之地;小儿子符合人们对富二代的典型刻板印象,无所事事,玩世不恭;二儿子似乎是唯一在做正事的那一个,但却被父亲认为太软弱,能力不足以继承整个公司。
往小了说,这又是部家庭剧,分秒间都在给我们展示,这些位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在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来看看Roy家族的每一天:住庄园别墅,去哪儿都是专门的司机豪车接送,一切都有管家和仆人打点,出门打棒球得是几架直升飞机接送,随便和小孩打赌,支票都是一百万美金起步。
而和奢华的做派相比,他们的衣着看起来似乎就“朴素”很多,但即使是这样,这部剧还是被称为继《欲望都市》后最好的时装大戏,正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出了顶级富豪的穿衣逻辑。
比如《继承之战》的戏服顾问Michelle Matland采访的时候就提到过,Logan Roy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西装,其实都很讲究,均来自被好莱坞大导演和明星趋之若鹜的曼哈顿知名英伦裁缝Leonard Logsdail之手。
常有公司戏份的二儿子与小儿子,他们日常的西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笔挺板正,反而休闲款式的西装或者大衣更多,藏青、普蓝、亚麻、灰色出镜率极高。
大女儿作为一名政界人士,穿着看起来非常职业,私下着装也都是以针织为主,总结一下属于乍看可能说不出品牌,但你知道她穿的衣服面料摸起来一定很舒服。
整个家族的着装通常都以暗色和低饱和度色系为主,面料款式随意舒适,看似非常普通非常“低调”,几乎看不到任何品牌LOGO的存在。
去年大火的《寄生虫》里也是如此体现,富人家的日常服装色彩几乎以低调的大地色或是淡雅的浅色为主,男主人的西装款式也都是低调但是合身的定制款。
像克林顿家族参加聚会的照片,大家也都是以休闲款式为主,素色的POLO衫或T恤,休闲裤和棒球帽,日常得不能再日常。
已故菲亚特集团董事长Gianni Agnelli这位老钱就极爱穿牛仔服饰,休闲的穿搭风格自成一体。
首先,巨富家族的财富往往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日常穿着中的选择,其实更像是一种传习,审美取向在整个家族中延续。
优渥的条件让他们对外在有更松弛的规则,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或者去掌握更广阔的世界才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身价180亿美元,美国强生集团贵公子Jamie Johnson就拍过一部纪录片《Born Rich》,带观众探访各路顶级富二代的生活,这些顶级富豪的后代们表示:豪车豪宅和奢侈品是出生就有的东西,再去收集这些并不会让我更开心。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这四项对他们来说是生来就被满足的,于是他们极力追求自我实现。
《继承之战》的片头就为我们展现了四个儿女的童年片段,马术、网球、庄园聚会、艺术爱好,培养这些背后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转与时间成本支持的爱好,才是他们成长的必修课。
总的来说,这些贵族习惯的沉淀,源自上层阶级固化自身地位的需求,还在有意与向下阶级逐渐拉开距离,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坐标,体现着家族势力的长久绵延。
那么了解这些之后,再看一些想要跻身上流的人。他们总是以为只要改变外在就能混入其中,殊不知其中的焦虑或心虚,早就被一眼看穿。
《信条》的男主与Michael Crosby爵士就餐时就被直接指出,“你最好换一套定制的高级西装,凸显有钱人身份。”
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看着他们为了目的去伪装自己,感受到其中的焦虑,也为他们被戳穿感到讽刺和心虚。
艺术源于生活。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一些攀比与炫富的行为,无不是想要在自己的身上贴上人上人的标签。种种外化的修饰,恰好反映出这些追逐表象的行为,越是刻意张扬,越是露怯。
比如《继承之战》里最典型的就是赘婿Tom,因为对自身身份的危机感,每天穿着大牌成衣西装,小到口袋巾到袜子的细节都一丝不苟。
而在《继承之战》第一集,女婿Tom做了很久心理准备,将一块百达翡丽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老爷子,言辞间强调着表的档次和富贵象征。
而Logan Roy直接将表递给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句“很有趣”的评价就能直观地看出两者对于物质的态度。
社会学家保罗福赛尔在他的《格调》一书中写过:“煞费苦心达到一丝不苟的整洁,是对于自己社会地位是否会下滑心存忧虑的体现,或者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过分在意......系得非常标准的领带结、过分操心送去干洗的衣物,这些都会容易暴露你是个缺乏自信的人。”
当然也有伪装得非常不错的——深谙上流阶级“游戏规则”的Anna Delvey为我们提供了对于顶流生活的另一种视角。
她将“崇古主义”与“无用主义”发挥地淋漓尽致,成功混入圈内,倍受欢迎,大肆行骗。虽然看似玩弄了规则,但却不知其实也掉进了自己社会身份认同感的陷阱里。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提出:“我被迫尽一切努力来获得这种自我感。这种需要驱使人竭尽全力去争取社会地位,求得与社会协调一致;有时这一需要比肉体生存的需要还来的强烈。很明显,人们宁愿冒生命危险,放弃自己的爱,舍弃自己的自由,牺牲自己的思想,为的就是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与群体协调一致,并由此获得一种(即使是)虚妄的身份感。”
其实不论是顶流族群还是普通阶层,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内观自身,找到内心真正的富足之处,不被社会阶级差异产生的游戏裹挟,精神上的自洽便是真正的富足。猴子悠悠精彩生活专辑适合夜生活的句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