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25位老人的小康生活

admin · 2023-01-20 12:55

“活到老、学到老”25位老人的小康生活

  在小康生活的幸福图景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一个重要坐标。在姑苏区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活跃着一个特殊的英语兴趣小组。十多年来,他们不管酷暑严寒,风雨无阻。他们虽已年迈,老眼昏花,记忆力差,但都挡不住他们学习的热情。他们中的长者已85岁,平均年龄超过七十二岁,学习的劲头却丝毫不输年轻人。老人们自教自学,自娱自乐。坚持每天练习朗读,写英文笔记,每周一起交流记录生活中的英文翻译,从不间断。好多老人都能英语对话了。

  他们亲身经历了祖国的飞速发展,也亲眼看到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老人们爱祖国、爱学习、互助友爱,显示出满满的正能量。他们的子女多数在国外工作,也常去国外探亲。老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感受教育子女们,总会说:“还是祖国好,还是家乡亲啊!”作为英语兴趣小组的发起人,86岁的沈月珍说到,她开始学习英语是在2003年。“那个时候经常看到苏州旅游的外国人,在小巷子里转来转去,却因为语言不通无法与居民交流,我就萌生了学习英语的想法。”随后,她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英语培训班,并在社区里组织了一支老年英语兴趣小组,定期聚集起来,学英语单词,用英语对线年来,这个英语兴趣小组已经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25个人。

  多少年来,二郎巷社区对老人们倍加呵护。为他们免费提供教室,递茶水送温暖。快乐的老年生活使他们更加健康,笑口常开。吴洪康老人常说:“学习能使自己强身健脑,也忘记了生活中的点滴烦恼,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轻松愉悦东北农村生活视频。”确实,他们真是一群幸福老人!

  社区学院是为了更好的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为了让居民认识更多的有相同爱好的居民,让老年人的生活有品质更有温度。在学习过程中,居民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相互学习进步生活记录,感受学习的乐趣。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怎样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的幸福安康,既满足老人的精神追求,又能让老人们生活无忧,社区服务和社区养老大有可为。

文章推荐:

牙疼不是病 - 小陈故事 - 网络、生活、我的主张。

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学习笔记摘录——王超 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也说必要与非必要

近期的几个小坑

3月8日 - 小陈故事 - 网络、生活、我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