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如今,当我们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如同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每一部著作中都能看到真理的闪光点,而它们构成庞大体系就如同一片浩海让人取之不竭。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该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新的时代征程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赢得更加伟大胜利和荣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三项重要的原理,一是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二是现实基础是人的时间活动,三是目标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人类解放思想的奠基之作,揭示了人类解放路径的探索之道。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中,“人”处于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关于人的解放学说。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无不凸显人民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生活记录、过程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百年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人的解放,成为贯穿百年并接续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构筑了科学剖析社会结构、揭示社会发展机制、阐明社会评价的标准与原则的世界观理论。从社会结构理论,阐释了社会形态构成的有机整体;从社会矛盾理论,动态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机制;从社会形态理论,分析了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过程;从社会评价理论,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内容;从价值论阐明评价标准与原则。中国化过程中,也从中汲取重要思想,比如,用阶级分析方法来指导中国革命;运用生产力观点来指导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运用生产关系理论,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根据上层建筑的分析,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支撑共产主义信仰的首要价值观。马克思一生都在学习中度过,虽然从《莱茵报》被查封后开始,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他著作、斗争即便因生活的磨难饱受挫折,他却从始至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便这之后贫困撩到、疾病缠身,失去孩子的痛苦令他一蹶不振、常年积累的债务让他甚至无法出门,他依然从始至终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完成一部又一部跨越学科的著作,让它们成为指导革命、引领社会前行方向的一束真理之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一条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其总结为13个成就首位,这是我们从过去的实践中得以总结的重要内容,更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的关键基础。
马克思主义著作都无不体现关注改造世界的核心命题。马克思将费尔巴哈逻辑从抽象的哲学扩展到了物质世界,他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资本论》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而达到最终能够为工人阶级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武器的目的。《共产党宣言》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共产党人彻底的革命精神。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站在时代前沿,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冲破僵化封闭模式的束缚,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共产党宣言》中贯穿宣言始终的基本原理就是唯物史观,“经济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智慧的历史基础”。这一内容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表达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都一脉相承。这种用唯物主义来看待历史,同时深入思考、进而指导发展的方法论对于如今的中国是一大方法论法宝。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下,我们进行了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守正创新vlog日常记录生活,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要坚持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关系,而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党的百年奋斗过程中就是通过辩证唯物论和知行统一观,才使党领导人民通过清醒不懈的奋斗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知行合一”一方面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立志”,另一方面在于“力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指导时间,使之成为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体现在社会历史领域,就是主张推动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根本动因在于生产方式——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就在于通过纷繁复杂、相互交织的外部现象分析把握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提出关于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两大政治论断,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矛盾法则为重要理论基石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另一方面,要抓住关键矛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更要有驾驭矛盾的艺术和从容应对的智慧,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定力。
身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对指导绍兴商务工作前行方向具有深刻指导意义。
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八八战略”,对于绍兴的定位有了清晰的指示。尤其在绍兴考察时强调,“绍兴要自觉放到‘长三角’范围内审视你们的发展地位,调整发展战略”记录笔记的文字,鼓励我们“跳出绍兴发展绍兴”,“把目标定位定得更宏伟一点”。立足商务工作,同样要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机遇,要把跳出商务来看商务,把商务工作放在更高的站位来谋划,放在推动双循环,尤其在疫情持续影响的这种新常态下,积极推动国内大循环的总体思路去抓。
习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让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绍兴作为东部先发地区,较早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也较早触碰到传统模式下产业发展的“天花板”,较早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要求我们“尽早转变发展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推进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对于商务工作,需要一手抓好传统商业模式的改造提升,建好供应链、生态链,重塑核心竞争力;一手要抓好新兴商业主体、商业模式的培育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商业体系。
习经济建设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是重要一项,经济建设更注重效率,但在推动工作中也要注意和其他内容的相协调,在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创新的理念,从更专业的角度来推动工作。绍兴的商贸业发展更要与绍兴的文化历史相适应,习总书记指出,“绍兴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要求我们“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努力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商务工作中,如何传承发扬老字号,保护和利用好老字号,发展好绍兴菜等,都是商务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课题。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