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范一年级,她16岁,每个星期,她总能收到他的信,每一次的来信无非是聊聊他的高中学习生活,然后问问她这边的情况。信一封接一封,像例行公事一样,而她呢,忙着练自己的基本功,忙着做自己的作家梦,没那么多的时间给他回信,干脆把那沓抄好的读书笔记,一张张地寄出去。摘抄是要做的生活记录,信是要回的,这样一举两得的落个痛快,她何乐而不为。
参加工作那年,她19岁,在一个小城镇里开始她的教师生涯,而他,高考惨败,又复读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里,她却接到他的电话:“我在宿舍里,没有回家过年。”她是了解他的,在老家种田的父母亲,供他读了三年重点高中已经非常不容易,而他自己却不争气,还得再补习一年,他哪里有勇气回家去面对寄予他厚望的家人。
还是担心他在这个喜庆的大年夜里会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她飞快地踩着自行车直奔他的宿舍。看见她来,他有点感动,又似乎是意料之中。陪着他在宿舍里聊了一会儿,她顺手翻着他桌上的书籍,一叠纸片像落叶一样飞舞下来。她捡起一张——“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发黄的纸张上,是她隽秀的字迹,那是三年前她寄给他的读书摘抄。没想到,他保存得那么完好。
纸片一张又一张的,洒了一地,他很小心地捡起来。“这些摘抄做得太好了,我一直用它们来为自己鼓劲。”似乎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她差点落下泪来,当初无心寄给他的摘抄,却一直以另外一种形式鼓励着他,早知如此,她当年应该更认真地写她的摘抄,然后,回他的信。
他考上大学时,她20岁,参加工作已一年,仍然每日与学生为伴,与书为伍。那一年的生日,她收到了他的礼物,那是这些年里她寄给他的那些读书摘抄,里面还夹着一张他的信——“你的这些摘抄帮助我实现了梦想,考入了理想中的大学,现在我把它们还给你,希望你也能早日实现你的梦想。”
许多年后的今天,她已过而立之年,几番努力,梦想却始终遥不可及。在她每每心灰意冷想要放弃的时候,她总会想起那些与梦想有关的读书摘抄。当年的那些摘抄,不谈情不论爱,却温暖了他的心,同样,还有她的,让她始终也有理由去相信,梦想只要能持久,就一定能成为现实。记录生活图片为什么要记录生活
文章推荐: